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交往中的人性表现

(2016-03-14 17:03:46)
       人性一般被理解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理性和需要。由于立场、观点、目的、历史条件不同,对人性的理解也众说纷纭,但它却是不同学派理论形成的基础。心理治疗理论也是在对人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而且对人性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偏向导致了不同的治疗流派,如弗洛伊德强调对“性”的理解,阿德勒注重对自卑的超越,马斯洛呼吁自我潜能的实现,认知治疗者重视主观认知的作用,行为流派又着重关注环境对个体心理的重要性,他们无一不是对人的认识及对人性的悟见。如果我们整合他们的观点,就会从心理角度对人性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了人性,认识了人性客观的一面,就认识了人,理解了人,就会容纳和接受人的情绪、行为,善用人性有益的一面,减少或降低烦恼,增加愉快。我们每个人既是家庭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每天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都要与人接触、交流,其自然天性,不论是低层次的,还是高层次的,或是与社会价值相违背的,都会客观地表现出来,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自身行为,也影响着人际交往。我们只能理解它们,接受它们,正面的加以发扬,负面的进行抑制,从而保持心灵宁静;同时在人际交往中清楚了解他人的动机,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做到潇洒自如于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