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而不破的秘诀
(2016-03-06 23:33:11)
世界上没有性格爱好完全相同的夫妻,由于兴趣、爱好、需要、追求和性格的差异,以及某一时间心理感受的不同,两口子间的矛盾和争吵往往不可避免。社会心理学认为,争吵是人类减轻心理压力和感情沟通的一种方式,是人类一种有用的甚至是必需的功能。就这个意义上说,夫妻适度的争吵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为了不致于使争吵损害夫妻关系,还要掌握争吵后的平息艺术。提倡柔性争吵
冷空气将临,丈夫要上班了,妻子把一件新结的毛衣塞进他的包里。晚上回来丈夫感冒了,可包里的毛衣原封不动,妻子气得责骂他“冻死活该”。通情达理的丈夫应接受这种责骂,并小心赔礼。因为这种责骂是埋怨丈夫不领受自己的关心体贴,其中还包含着对丈夫的心疼,不然为什么首先想到
“冻死”二字呢?妻子身上有钱,却吵着让丈夫给自己去买牛肉干,这种感情丰富而又内向的女性,她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包零食,而是丈夫感情的专注和主动的体贴。这类温情柔意的争吵,是夫妻恩爱的催化剂,不会破坏夫妻感情,而是采用一种逆反方法来传递良性感情,是一种感情的“争夺”,这可使平淡的夫妻生活荡起魅人的涟漪。当然,夫妻还应学会使这冒着火苗的紧张气氛柔性化。学会改变争吵气氛 夫妻之间有较深的感情依附,正是这种依附,产生了恩爱,也派生出怨恨。这恩恩怨怨打出了夫妻一生中解不开、了不却的万字结;也正是这恩恩怨怨,使夫妻间的
“战争”不会轻易激化。基于这种心理认识,夫妻在争吵中应寻求气氛转化的良机。这里有一个实例:丈夫为了赶出一项设计,住在厂里连干了几个通宵。当他拖着疲惫虚弱的身体进入家门,满心想得到妻子的慰藉时,妻子看到他的那副模样,却冲他嚷:“你还回家干吗,想死就早点死吧!”说着还将正在烧饭的煤气灶也关了。丈夫对妻子如此无情无意,不体谅自己的辛苦十分恼火。蓦然间:“火药味”浓烈,一场“恶战”迫在眉睫。然而这位懂得妻子心理活动的丈夫即刻冷静下来,走到妻子身边坐下说:“去年我病重住院,三天三夜守着我没合眼,难道是让我去死吗?”一句话击开了妻子情感的闸门,霎时她泪如泉涌,道出了一串心里话:“你那次生病,我第一次害怕失去你,没有你,我们母女俩怎么办。有时做梦也因怕你生病而哭醒。我劝你少开夜车,你还讲少管闲事,这日子还有什么过头!”一席话使这位硬汉子也动情地向妻子连连赔礼道歉,信誓旦旦地保证一番。一场即将爆发的“火并”,就这样转变为夫妻间情真意切的感情交流。
争吵气氛转变的关键是克制和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不要“临场发昏”。一方不要为另一方制造紧张气氛的假象所激怒,要超脱自己的现场感情。即使争吵是是非性的,也要学会先息怒,后说理。没有平静的气氛,任何说理都是无济于事的。把握让步的机会 有的人会说,双方箭拔弩张,让步谈何容易。即使一方让步,另一方也不会报以笑脸。这种认识是从现象上看问题。在人际感情和夫妻感情交往中,有一种“互导性效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发生攻击性争吵时,一方作出让步的姿态,另一方激动的强度会显著下降,攻击行为也相对减弱。此时攻击的一方虽仍怒气冲冲,但内心的怒火能量已所剩无几。一方盛怒之下要整理衣服冲出家门,另一方说上一句“擦把脸再说吧”,对方略有犹豫,不妨再倒一杯茶,说声“对不起”,这些细小的言语举止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缓冲效果。因为“互导性”是指一方妥协,另一方也会被“传染”。有些人怕对方会得寸进尺,那是表面现象,在心理学上是没有根据的。也有的人讲
“低声下气没有平等可言”。殊不知,夫妻的平等并不是表现在每件事上都是50∶50。
你在感情上依附于他,她在理智上依附于你。夫妻感情相容,道理就在于此。注意危险信号:不要在争吵中失去理智,这是不让争吵越轨的一个基础。要做到双方都能理智可能很困难,但一方理智也能起到控制局面的作用。危险信号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摔东西,尤其是破坏彼此或对方心爱的东西;第二,一方停止争吵,埋头理自己的行装;第三,冷笑不语,这是拒绝语言和情感交流,鄙视对方的表现;第四,突然坐下写信,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出现。出现上述情况,这是关系恶化的前奏,另一方应立即“停战”,冷静下来,并积极进行应急处理。此时,激奋的一方往往下意识地等待对方的表态和让步,作为理智的一方,如能诚心诚意地宽慰和道歉,可能会挽回局面。倘若去请邻里或友人来评理或劝解,那是不理智的,最后只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严守秘密 会吵架的夫妻懂得“四不”:不当着子女面吵架;不当着父母亲友的面吵架;不让邻里知道家中在吵架;不深更半夜吵架。前面说过,夫妻争吵的内容是复杂的,有是非伦理,有恩爱和怨恨,也有夫妻间隐私琐事。夫妻争吵并不是必须有个是非结论,保留点神秘感就是保护彼此的自尊心和对吵架的羞怯心。这一点十分重要,有了这种保密屏障,就增加了夫妻矛盾的自我愈合的效果。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具有很强的内聚力,这种全身心融合的生活模式,决定了彼此矛盾的自我消化和自我愈合的可能性。如果轻易将争吵的大门向社会公开,就只能用社会的是非天平来评判夫妻的矛盾,而这种天平决不能判定夫妻间矛盾的是非曲直。更严重的是,轻率地冲出门外吵架,尽管第一次还觉得难为情,可第二次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一位老人曾风趣地说:“夫妻吵架只要开了门,第二次关门吵就觉得不凉快了。”这句话耐人寻味。夫妻们,请珍惜吵架的保密性吧!争吵不讲伤人心的话 常言道“吵无好言,打无好拳”,人一激动往往就出言不逊。但人毕竟是有意志力的动物,激动时也能通过意志来驾驭自己的言行。所以吵架时说话留有分寸是办得到的。
吵架不伤人的心,请注意“四忌”:第一,不揭人之短。揭短是污辱对方人格的表现。一位青年为了照顾分娩后的妻子,忍痛放弃了上业余大家的机会,在家业余自学。可妻子一吵架就挖苦丈夫“天天梦想当大学生,不要面孔,你哪里配”,一句话就刺中了爱人的隐痛,多伤人心啊!有位外国心理学者提出“夫妻
‘战争’的规则”,其中有一条就叫做“针对特定主题,不要节外生枝”。第二,不要妄评道德。丈夫由于太忙,在岳父生日时忘记了妻子的嘱托,没买礼品送去,妻子一怒就讲丈夫“小气鬼”、
“自私”。这种贬低人格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第三,不算总账。有些夫妻吵架时,为使自己能占上风,而将过去的事一股脑儿抛出。譬如,当时是双方冲破父母阻碍结为夫妇的,吵架时却说成
“还是我爸讲得对,不该和你结婚,嫁给你是我瞎了眼”。诸如此类伤人心的话,会给对方心灵深处留下不易磨灭的伤痕,须引以为戒。第四,不要一吵就跑。夫妻争吵,无论怎样激烈,在争吵后,关在房里默想、反思或到外面散步,都是可以的。
但不能贸然离家,因为这会给双方带来许多烦恼和麻烦。不少做熄妇的,一吵架就往娘家跑,其实这会使夫妻感情疏远。一些有见识的母亲不挽留因吵架而回家的女儿过夜,这是明智的。因为一旦养成一吵就跑的习惯,容易使夫妻矛盾明朗化、表面化,也容易使双方关系进入“冷战”、尴尬状态,进而产生新的危机。所以,争吵后尽量同床共眠。婚姻心理学告诉我们,双方身体的贴近会增加夫妻心理的融合,缓解紧张情绪。这种夫妻“近体度”的联系,潜意识会告诉他们:争吵并不能使他们分开。可见,夫妻争吵在所难免,但如果学会争吵时的心理艺术,讲究点诀窍,那可以使一些良性争吵变为夫妻恩爱的转折点,成为避免夫妻生活过于平庸、更加赢得对方情爱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使恶性争吵转危为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