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综合症
(2015-11-02 17:12:22)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心碎”产生胸痛、憋气、神经质
“心碎”是对悲伤者的一种最古老的隐喻。在叙述失去亲人或者失恋的感觉时,人们常用“心都碎了”来形容。如今,“心碎”不再是诗人和哲学家经常用的词汇,而是成为了一种病症的学名。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月10日刊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亨特·钱皮恩等人的一篇文章,将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
病的症状称为“心碎综合征”。心脏病一般会给病人留下永久的伤害,其病情不易好转;而“心碎综合征”病人的心脏不会受到永久伤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疗,并经过卧床休息后,病情可以好转。负责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脏专家亨特·钱皮恩解释,当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身体会释出大量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并流入血管。这些物质对心脏来说俨如毒素,会影响肌肉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减弱心脏跳动能力,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他指出,过去曾有一名27岁妇人在获悉坏消息后出现“心碎综合征”,一度垂危,但因医护人员没有分清楚,把她当作心脏病人处理,还准备为她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幸亏手术前主治医生搞清了病症,病人亦于3日后完全康复出院。
美国心脏协会前主席雪莉·史密斯博士说,根据这项研究,更多的急诊医生和心脏病医生在医治那些胸痛病人时将会考虑这个新命名的“心碎综合征”。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遭受许多无法避免的悲伤,例如: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儿女的死亡或离异,离开你所喜爱的工作或朋友,失去身体的健康,失去宠物,甚至失去未来的美梦等,都会带给你或周围的人伤感哀恸。悲伤在英文里有:Bereavement、Grief
、Mourning 三个字,其意略有不同。Bereavement 是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Grief
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更正确地说,你若没有被夺去或丧失你心爱的人时,你就不会有悲伤。但是被夺去或丧失心爱的人或物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表现出悲伤。Mourning
是指悲伤的公开表现,其表现方式与社会、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关系。产生的种种原因大部分悲伤的情绪都是令人不安的,比如恐惧、无助、愤怒、愧疚、紧张、焦虑、压抑和悲哀等。
伴随这些悲伤情绪还有麻木、幻听、幻觉、幻想、混乱、托梦等行为出现。喝酒或者服用镇定剂之类的药物、想办法避开愤怒和悲哀的感觉都是悲伤者用以逃避痛苦的不健康策略。要帮助悲伤者认识到哀恸情绪和有关行为都是正常的,并鼓励他们适度表达。
对某些人来说,悲伤却是长期的疼痛,需要时间来疗伤。例如:周年忌日、逝者生日和特别节庆等都可能引发人们的悲伤。
可是悲伤者周围的亲友,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常常期望悲伤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作息,导致悲伤者压抑哀恸,使正常典型的急性悲伤变成复杂的慢性哀痛,这样反而成为疗伤的障碍之一。生活中,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及时消解、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喜怒不形于色”,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和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却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
因此,不良情绪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生理解释:暂时性左心室心尖气球综合征”又称为“心碎综合症”的生理解释,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遭受丧亲之痛后产生了严重的情绪压力的病人身上。大约有1到2%曾经被怀疑是罹患心脏病的人,到后来却发现是得这种病症。会罹患“心碎综合症”的多半是老年妇女,她们发生的症状表面上看起来类似急性心肌梗塞,但心脏在经过测试以后,却发现并没有冠状动脉堵塞的情形,相反的,心脏的外观看起来像气球一样,那是由于心脏底部收缩不当所引起的。
伦敦帝国学院利用老鼠做实验来摹拟类似的情况,研究显示当肾上腺素释放过量时,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发生改变,由原先的加速心跳改成减缓心跳,最终会导致心脏衰竭,但大多数的病患都能在几天内或数周内完全康复。研究人员认为当身体在压力下释放出超高剂量的肾上腺素后,心跳的速度也会自动调整,以免因刺激过度而发生危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