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的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是医学院同学,原本拥有美满的婚姻,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双方都是医院骨干。可是前不久,他们离婚了,很多认识他们的人都很惋惜。然而,知道他们离婚的原因后,很多人觉得女方太过分,男方应该离婚。原因是什么呢?
女方和几名大学女同学五一黄金周一起去外地旅游,各自谈起自己的婚姻,女方觉得自己的丈夫很优秀,对自己也很专一。其他几位则觉得“社会很复杂,好丈夫不多,好不好要考验过才知道”。女方经同学这么一说,心想考验就考验一下吧。怎么考验呢?她的同学提出以“一个出院女病人”的身份给她丈夫打电话,“表达感谢,表达钦佩,约他喝茶”。如果她丈夫坚决拒绝,就证明她丈夫是真的爱她;否则,就难说了。女方觉得有道理,就让她的一个同学冒充“女病人”给她丈夫打电话。结果,她丈夫很礼貌地拒绝了邀约。在“病人”多次电话邀请下,她丈夫最后答应在医院附近的茶楼见一面。结果不言而喻,她马上对丈夫产生了怀疑。而她丈夫知道这是一个考验后,马上提出了离婚,理由很简单:女方已经不信任他,不信任他们的爱情,生活在一起已经不可能幸福了。就是这样的考验,毁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类似的例子还不少。
我认为,这样的“考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婚姻的一种伤害和挑衅,是对配偶人格的一种侮辱,不仅伤害了自己的爱侣,也强化了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有人说,并不是我不信任自己的配偶,是社会现实让我不得不这样啊!影片《一声叹息》里的被迫出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的在家庭与诱惑之间的徘徊,媒体上关于“有钱与变坏”的辩证讨论,身边一波又一波的爱情信任危机……是的,这些说明你纯真坚定的信任堡垒还没有建立起来,你要做的,不是考验对方,而是在爱与不爱之间进行选择。
爱,意味着接纳对方,关爱对方,而自己又心安理得。心理学家对于爱情本质的揭示,指出了信
任在爱情中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爱情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构成的:激情包括对方对自己强烈的情感吸引,对对方强烈的着迷的想法;亲密包括一种真正喜欢对方和渴望一道建立更有凝聚力的和谐关系,包括把自己的生活以坦诚、不设防的方式与对方共享,其中信任是其重要特性;承诺则是作出爱一个人的决定,并伴有维持长期爱情的愿望,在承诺关系中信任和奉献是核心。我们通过研究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学发现,中国人的爱情包含了接纳、关爱、激情、责任和浪漫五个因素,而它们共同的基础都是信任。
缺乏信任的爱情,如同没有基石的海市蜃楼,即使再美丽也如过眼云烟瞬间即逝。在亲密关系的维系中,信任会让爱情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充实,越来越丰富多彩,也会越来越幸福。
在相爱的时候,信与疑,后果完全不同:相互信任,就会真爱相伴,长相厮守;互相猜疑,结果就会疲惫不堪,甚至使婚姻走到尽头。亲密配偶间的信任会绽开最奇妙的花朵。信任她,就是相信她就是你的,她会把你放在第一位;信任他,就是坚信他不会做任何伤害你的事情。信任她,就是确信她做任何决定,都是从两人的角度出发的;信任他,就是知道他即使伤害了你,也是无心之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