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时时都会出现如何要求别人及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待人与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他能否与人和善相处的重要因素。中国古来就有“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的处世方法,这是非常可取的。无论怎样力求完善的人,身上都有着令人遗憾的弱点,甚至是令人厌恶的缺点。
怎样看待别人的缺点,明代学者薛蠧有一句话:“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别人不及自己的地方,不能因为自己这一项长处而自视过人,甚至鄙视人家,或者抵毁别人。善意的批评与提醒是必要的,但出发点是希望别人能更加完美,而绝非嘲笑与轻视。正如狄慈根所说:“一个人即使博学多闻,也必然在某些问题上是可怜的外行。”看到别人的不足,我们应该这样想,这有助于我们多看别人的长处,也能使自己清醒。以宽容态度待人,以理解为基础,以客观的态度给人评价,会使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秀之处,又能使我们对别人的缺点及错误,怀抱有一种善意的态度,并予以充分的谅解。这是一个人有知识、有修养的表现。“如果我们自身毫无缺点的话,就不会以如此大的兴趣去注意别人的缺点。”这话值得深思。鲁迅是一个严以待人的人,但是他“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更留情面”。一个时时注意解剖自己的人,不仅仅是“吾日三省吾身”。因为一个人无法仅靠闭门思过来发现自己的缺点,还要从周遭朋友那里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长处,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中,看见自己的不足。所以,反省还有着从别人那里认识自己的含意。太原心理咨询师:这就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严于律己还表现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即所谓“慎独”。一个人的品格道德是否高尚、修养是否高深,应该也将人后的行为列入考量。列宁曾经说过:既应该在所有人面前是正直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良心面前是正直的人。
听到别人的评论,即使是不公正的批评,采取严于律己的态度加以冷静的思考,对身处团体中的人来说,显得格外必要。因扮演《音乐之声》一剧女主角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演员玛丽亚·马丁回忆说:少年时期,有人不断批评她的缺点,诸如皮包骨、不是好学生、自大、捣蛋,等等,她满含眼泪与愤怒告诉父亲,父亲平静地告诉她:“难道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不好吗?太原心理咨询建议:你可以把人家的意见都写下来,在正确的地方标上记号,其它的则不必理会。”玛丽亚说父亲的谈话使她“在我的生平中,第一次对自己有了一个公正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名为《最好的忠告》。对我们不也是一个忠告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