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改变快乐痛苦的方法
(2015-08-19 12:51:50)
标签:
价值观念患者认知疗法自己观念 |
①必须每件事都成功,要人们都应该知道我的价值;
②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③ 不在最前面,就是失败;
④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
⑤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⑥如果现在把握不住机会,以后会后悔的。 持有这些态度的人,多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很有才干的人,她们自尊心强、害怕失败、不满足自己,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使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因某一事件的影响,或某次失败,求治者的自尊顷刻瓦解,而自卑、沮丧、焦虑、抑郁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烈。认知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明确自己的不良认知,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要降低自己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加对失败的耐受性。
(3)应该-不该观念:有些患者在自己心中有一套固定的价值观念,自己应该是怎么样,不应该是怎么样,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我应该最宽宏大量,体谅别人。
2)我应该做个好爱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
3)我应该沉着应付各种挑战。
4)我应该永远快乐,不伤害别人的感情。
5)我应该知晓、理解和预示未来。
7)我应该自信,能解决每一个问题。
8)我应该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9)我应该永不疲倦,保持旺盛的精力。 “应该”像无形的鞭子,使“应该者”努力加码,给自己精神上造成压力,给生活增添无数困难,整日为“应该”奔波。信奉这些价值观念的人对自己有很多“不应该”和“应该”,她们同样以这些信条要求他人,但别人不会根据她们的信条行事,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在实施治疗时,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向病人分析“应该”与“不应该”观念的非现实性,讲明它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妨碍重大目标的实现。
4)改变“应该-不应该”观念,使之更现实、更富有灵活性。
前一篇:猜忌对婚姻中的危害
后一篇:不让爱情与婚姻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