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对方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面子

(2015-06-11 22:50:35)
标签:

情感

面子

下属

公子

楚庄王

    用礼貌调节彼此适当的距离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式和规范的总称。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一个人只要同别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貌。正如《晏子春秋》所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礼貌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润滑剂”、“凝聚剂”、“调节器”,它能把交往的双方调节到一个彼此认为都适当的距离。给对方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面子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学会为别人留住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你每给别人一次面子,就可能增加一个朋友;而你每驳别人一次面子,就可能会增加一个敌人。据《左传》记载:周定王二年(前605年),郑穆公去世,郑灵公即位,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辅助灵公执政。公子宋字子公,公子归生字子家。二人皆为郑国贵族,在朝势力甚大。一天早晨,两人准备入见灵公时,公子归生感到有点诧异,忙问是怎么回事。公子宋笑了笑说:“没什么,我平常如果食指跳动的话,这一天必定要尝好东西。上次出使晋国,我吃了石花鱼;后来出使楚国,一次吃了天鹅肉,一次吃了合欢橘,事先都有指跳的预兆,没有不灵验的。只是不知今日又该尝什么鲜味了?” 两人说说笑笑,来到了朝门之外,正好碰见内侍在喊宰夫入朝。公子宋问侍者何故传唤宰夫?内侍告诉他,有人从汉江来,带回一个大鼋,重达200斤,献给了灵公。灵公叫宰夫杀掉,要炖肉汤招待朝中诸大夫品尝呢。
       公子宋听了,洋洋得意地对公子归生说:“怎么样?我的食指不会无故跳动吧?” 进朝后,灵公见二人喜形于色,就问他们有何喜事如此高兴?公子归生不敢隐瞒,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全部说给灵公。灵公听罢,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他的食指跳动灵验不灵验,还得由我决定!” 到了吃饭的时候,郑灵公召集群臣入朝,品尝鼋肉。大家按官职大小,依次坐定。郑公先品尝了一下,连连称鼋羹鲜美,遂命人赐给诸臣一人一鼎鼋羹,并要求从最下席开始。这样,位居上席第一二位的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就落到了最后。眼看诸大夫一个个都得到了赐羹,只剩下最后一鼎了,请问要赐谁?灵公随口说道:“给归生吧。”于是宰夫就把最后一鼎送到了公子归生面前。公子宋对众人得到赏赐而单单自己被冷落真是又羞又愤,怒火中烧。郑灵公目睹公子宋的窘态,哈哈大笑,指着他说:“我命令要遍赐群臣,谁料偏偏少了子公一人。看来这是命里注定子公不该吃鼋肉啊。你的食指跳动哪里有一点灵验呢?” 一听此话,公子宋完全明白了。为了挽回面子,他不顾君臣之礼,突然起身走到灵公面前,把手伸进灵公的鼎中夹了一块肉,放入口中,并反讥灵公说:“我已经尝了鼋肉,食指跳动哪一点不灵验呢?”说罢,不辞而别。公子宋的举动,激怒了灵公。他气得把筷子一摔,愤愤地说:“子宋也太无礼了,竟敢如此欺君。难道郑国就没有刀能杀掉他的头吗?”吓得归生等人跪在地上连连求情,灵公仍恨恨不已。本来欢欢乐乐的品鼋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从此,郑灵公同公子宋结下了仇恨。公子宋惧怕郑灵公有朝一日找借口报复自己,竟在这一年的秋天派人刺杀灵公,与公子归生商议更立了新君。这个历史故事警示世人:不可不慎对他人的面子。对于管理者而言,当下属有成绩时,要舍得给面子。《三国志》中记载:鲁肃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回来,孙权召集群臣为鲁肃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亲自下马迎接鲁肃。
       孙权问鲁肃:“我这样恭敬地对待你,你很有面子吧?”鲁肃回答: “不!”在大家的惊愕中,鲁肃说:“我希望主公统一天下,然后再拜我当宫,这才是给足了我面子呀!” 孙权听后抚掌大笑。因为孙权给足了鲁肃面子,鲁肃知恩图报,攒足了劲儿要回赠孙权一个君临天下的大面子。当下属有了成绩时,领导给下属面子是对下属最好的激励,由此能使下属更加努力工作。遗憾的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个领导都如此“大方”,有的对下属的成绩视而不见,有的把下属取得的成绩看作理所应当之事,更有的怕下属露了脸,自己没了面子……久而久之,下属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当下属犯错时,要注意留面子。下属有了过错,特别是非原则性的过错,领导应该宽大为怀,给下属留点面子。哪怕是在一些小事上给予下属面子,下属也会心有所动、有所回报。《说苑》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楚王命点烛夜宴,还特别请出最宠爱的美人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
        趁着黑暗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美人的手,拉扯中,美人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随后美人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美人的话,却传命先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 “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定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七年后,晋国与楚国开战,有一员楚将奋勇杀敌,立了大功,楚庄王问他姓名,他说:“我就是那晚被美人扯掉帽缨的人。” 楚庄王懂得给犯有过失的下属留面子,换回的是下属的拼死相报。相反,如果楚庄王把那个人当场捉住,除了破坏欢庆气氛、损失一员大将以外,什么作用也没有。这当然不是提倡不讲原则、好人主义。这里说的留点面子,是指对犯错者本着“治病救人”的动机,点到为止,促其自省,给他以改过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面子,因为面子是人们自尊心的满足,面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尊严。身在职场,不论是交朋结友、跟随领导还是管理下属,都要注意给对方留面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