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探秘
(2015-05-31 23:54:59)
标签:
攻击性孩子儿童心理芳芳 |
(1)攻击性行为与年龄有关。4岁以前的儿童攻击性心理较强。4岁后逐渐减弱。2~3岁的孩子多为争玩具或零食而踢打小伙伴。稍大一点的儿童则喜欢用戏弄、奚落、起绰号等方式攻击别的儿童。
(2)攻击性心理强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喜欢与人争吵。往往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具攻击性。
(3)具有较强攻击性心理的儿童往往克制力差、情绪急躁、好发脾气。
(4)攻击性具有相当稳定的特性。比如,3岁爱打架的幼儿,5岁仍爱打架。小学时期喜爱打架的儿童到了初中时期也可能会好与同伴争斗,戏弄同学。引起儿童攻击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遗传的影响。有些攻击性强的孩子有可能存在着某种微小的基因缺陷。
(2)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如家长的抚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冷漠、严肃的家长常会经常性地惩罚孩子,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常进行打骂,并且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默许、赞同。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培养孩子的攻击性心理。由于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使孩子有了模仿的原型。因此,无意中给孩子以暗示:“当别人使你不满时,你应该攻击他。”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由于害怕孩子在外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就在家里鼓励孩子在外面要狠,假若遭到欺负,就予以还击。这种教育,无疑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心理。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不良诱导,如暴力影视片、武打片、暴力电子游戏等都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加强。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前一篇:忘记过去,让自己快乐
后一篇:竞争都是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