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治疗的原则

(2015-05-25 00:11:04)
标签:

心理治疗

求治者

心理疾患

风俗习惯

病人

     各种心理治疗虽然在理论与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但几乎都遵守一些一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
(一)接受性原则
  对所有求治的心理病人,不论心理疾患的轻重、年龄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初诊再诊,都要一视同仁,诚心接待,耐心倾听,热心疏导,全心诊治。
(二)支持性原则
  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疾患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之后,心理医生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信息交流,给予求治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
(三)保证性原则
  通过有的放矢的精心医治,解除求治者的心理症结及痛苦,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应逐步对患者的身心症状、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和性格等心理缺陷的病理机制加以说明、解释和保证,同时辅以药物等其他综合防治措施,促使疾病向良性转化。
(四)情境构造原则
  无论是何种心理治疗方法,都要人为地构造治疗环境,对未来发生的事件做出有意的安排。适当的治疗环境是各种心理治疗都需要的。
(五)遵循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原则
  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行为方式不同,心理治疗时解释、指导也应有所不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和人格特征与外国人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对疾病的看法有时可能和国外相反,应加以区别对待。
(六)综合治疗的原则
  由于人类疾病的形成常常不是单一的原因,往往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治疗时也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
(七)保密性原则
  心理治疗往往涉及病人的隐私。为保证材料的真实,保证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同时也为了维护心理治疗本身的声誉和权威性,必须在治疗中坚持保密的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