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认———坦然对待你的失言

(2015-05-15 17:21:14)
标签:

育儿

公孙弘

汲黯

沽名钓誉

汉武帝

办公室里的交往言谈中,往往会因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失言,其实这些话并非失言者的本意,闹出一些笑话甚至误解却常会使失言者难堪或下不了台。过于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语言逻辑混乱,形成失言。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谈话中无意将不该省略的省略,形成语言歧义。如一位先生去熟肉店买熟肉,对售货员小姐说:“小姐,你的肉怎么卖?”小姐 一听柳眉倒竖、杏目圆睁,大骂其臭不要脸。先生猛醒,一个劲地道对不起,小姐还是余忿难消。
      有时候,对话中只注意单向思考,也容易失言。比如某同事的孩子出了车祸,同事去安慰他,问及有几个孩子,同事答三个,该同事 顺口说:“有三个呢,少一个也不要紧。”结果令孩子的父母很不高兴,嫌他说话没人情味。凭感觉去说话也常常是造成失言的原因之一。因为凭感觉形成的判断常常是不可靠甚至是乱点鸳鸯谱。曾有一位先生在一宴会上见一老先生与一年轻小姐动作亲密,就凑过去说:“先生,您的女儿今天真漂亮”没成想老先生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冷冷地说:“你错了, 她是我妻子!”控制失言的办法,主要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太紧张的时候不要急于说话,等稍微放松一下,想清楚了再说。答话和问话时,不该省略的话不要随便省略,否则你本无此意却让人听着难以接受。谈话中还忌单向思维,因为既是谈话,就要考虑双向沟通,你只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对话,就难免要出现不合拍的现象。
       另外,在许多不熟悉的场合,一般情况下,不要太盲目自信地“跟着感觉走”,实在一时难以把握或非要对话时,最好先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作为过渡,然后再逐步深入。此外,有时谈话时心不在焉,所答非所问,也容易造成失言。有的人说话时容易兴奋冲动,说话大大咧咧无所顾忌,也常会失言。至于酒后失言,那更令人难堪。因此,无论在什么场合,首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避免无谓失言的关键。另外还有一项要注意的是词汇的使用。对于年长者、身份地位高的人或是同辈、同身份、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最初使用的词汇,即使日后越来越亲密也不可有所改变;而粗鲁、低俗的词汇绝对不可使用。
        如果让对方觉得自己说话不诚恳,交往就很难细水长流。人是感情的动物,很容易会因为环境或立场的改变而动摇,最好不要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在你知道别人要说出对你不利的话之前,你赶快找机会自己先说出来,使他无话可说,你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得到他的仁慈宽恕态度,以减轻你的错误。王修是一位广告设计师,他曾用这种方法得到一个极易动怒好骂的雇主的欢心,王修在讲他的故事时说:“做广告图时,最要紧的是简明正确,有时不免发生些小错,我就知道有一位广告部主任,专喜欢在小地方挑毛病,我时常是不愉快地从他办公室走出来,不是因为他的批评,而是他攻击的地方不当,最近我于百忙中替他赶完一幅图, 他来电话叫我去看他。到那儿果不出所料的,他显出非常愤怒,已经准备好了要批评我一顿,我却想到用责备自己的方法来对付他,因此我便说:‘先生,你所说的话不假,一定是我错了,而且是不可原谅 的,我替你画画多年,应该知道如何才对,我觉得很惭愧。’这时的他却立刻替我分辩说:‘是的,你说得对,不过这并非大错,仅只———’ 我马上插嘴:‘不论错的大小,都有很大的关系,会给别人看了不高兴。’他打算插嘴说话,但我却不容他,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批评自己,我继续说道:‘我实在应该小心,你给我的工作很多,你理应得到满意的东西,所以我想把这幅画重新再画一张。’‘不!不!’他坚决地说:‘我不打算太麻烦你。’他并夸奖我所作的画,只稍加修改就可以了,而且这一点小错,亦不会使公司受损失,仅是一点小节不必太过虑了。我急于批评自己,使他的怒气全消,最后他邀我一起吃午饭并开给我一张支票,并又委托我画别一幅新的广告。” 任何傻瓜都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事实上亦只有傻瓜才如此做。自己肯认错的人,能使他自己比别人高出一头,并会得到一个高贵的感觉。
       我们若是对的,要用温和巧妙的方法,使别人赞同我们的意见,反之我们错了———只要出于诚意而发生的———让我们赶快坦白、承认错误,这个方法不但能发生惊人的效果,而且,信不信由你,在这种情形下,总比你设法为自己辩护还要有趣。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奏是否属实?”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庭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小吏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
       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也是一种智慧!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分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 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 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沽名钓誉了。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对于许多指责是不需辩解的。有时候辩解只能起到负面效应,把事情复杂化。“无言胜过雄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