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迅速改变我们的想法

(2014-09-18 00:43:20)
标签:

佛学

握力

思想

我们

他们

       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固为,生活是由思想构成的。几年以前,我参加一个广播节目,他们要找出“你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这很简单,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思想的重要性。只要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构成的。我们的命运,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可能是别种样子呢?” 我现在很确切地知道,你我所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 事实上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付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尔卡斯·阿理流士,把这些总结成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一句话:“生活是由思想构成的。”不错,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的是不好的念头,我们恐怕就不会安心了;如果我们想的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你并不是”诺曼·文生·皮尔说,“你想象中的那样,而你却是你所想的。” 我这么说是不是暗示:对于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应该用习惯性的乐天态度去看呢?不是的。不幸得很,生命不会这么单纯,不过我却鼓励大家要趋向正面的态度,而不要采取反面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关切我们的问题,但是不能忧虑。关切和忧虑的分别是什么呢?
         让我再说明白一点。每一次我要通过交通拥挤的纽约市街时,我就会很注意我正在做的这件事———可是并不会忧虑。关心的意思就是要了解问题在哪里,然后很镇定地采取各种步骤去加以解决,而忧虑却是发疯似地在打着小圈。一个人可以关心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同时在衣襟上插着花昂首阔步,我曾看过罗维尔·汤马斯这样做。有一次我协助罗维尔·汤马斯主演一部关于艾伦贝和劳伦斯在战争中出征的著名影片。他和几名助手在好几处战事前线拍摄了战争的镜头。而最好的是:用影片记录了劳伦斯和他那支多彩多姿的阿拉伯军队,也记录了艾伦贝征服圣地的经过。他那个穿插在电影中的演讲———“巴勒斯坦的艾伦贝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在伦敦和全世界都大为轰动。伦敦的歌剧季节因此延后了六个礼拜,让他在卡文花园皇家歌剧院继续讲这些冒险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他在伦敦得到巨大成功之后,又很成功地旅游了好几个国家,然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拍摄一部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记录影片。不幸的是,经过一连串令人难以相信的霉运后,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破产了。当时,我正好和他在一起,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不得 不到街口的小饭店去吃很便宜的食物。要不是一位苏格人,也是一位知名的作家———詹姆士·麦克贝借给汤马斯钱的话,我们甚至连那点菲薄的食物也吃不到。
          下面就是这个故事的要点:当罗维尔·汤马斯面临庞大的债务以及极度失望的时候,他很关心,可是并不忧虑。他知道,如果他被霉运弄得垂头丧气的话,他在人们眼里就会不值一文了,尤其是他的债仅人。所以他每天早上出去办事之前,都要买一朵花,插在衣襟上,然后昂首走上牛津街。他的思想很积极而且很勇敢,不让挫折把他击倒。对他来说,挫折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是你要爬到高峰所必须经过的有益训练。我们的精神状态,对我们的身体和力量,也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影响。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在他那本非常了不起的只有五十四页的小书《力量心理学》里,对这件事气惊人的说明。“我请来三个人,”他写道,“以便实验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我们以握力计来度量。”他要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一百零一磅。第二次实验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地虚弱。实验的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二十九磅———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三分之一。然后哈德飞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一百四十二磅;当他们在思想上认定自己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这就是我们难以置信的心理力量。为了说明思想的魔力,我要告诉你一件发生在美国内战 ·70·期间最奇特的故事。这个故事足够写一本大书,不过让我们长话短说,现在信徒都知道基督教信心疗法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可是在当时,她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第一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抛她,和一个已婚妇人私奔,后来死在一个贫民收容所里。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不得不在他皿岁那年就把他送人了。她不知道儿子的下落,以后有三十一年之久,都没有再见到他。因为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所以她一直对所谓的“信心治疗法”极感兴趣。可是她生命中戏剧化的转折点,却发生在麻省的理安市,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着的时候,突然倒了,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过去。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使她不停地痉挛,甚至医生认为她活不久了。医生还说,即使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的话,她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躺在一张看起来像是送终的床上,玛丽·贝克·艾迪看一部书。她后来说,她读到书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起来,拿着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她后来说,耶稣的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活力,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枚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地好了起来,以及怎样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也许你现在正对自己说:“这个家伙是在替基督教信心法传道。”不是的,你错了!我并不是这个教派的信徒。但是我活得愈久,愈深信思想的力量。从事成人教育三十五年的结晶是,我知道男人和女人能够消除忧虑、恐惧和很多种疾病,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一类的转变,我亲眼见过几百次,因为我看得太多了,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