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
(2014-06-22 00:59:03)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据12地区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在居民中的患病率为0.30&permil,在心理门诊中约占0.15%~2%。国外报道其终身患病率为2%~3%,与我国相近。发病年龄多见为16~30岁,性别间无差异,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目前,强迫症已经被列入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四大心理障碍之一,成为21世纪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点。我们先来看几个强迫症的案例。
案例1.
谭某,男,16岁。在一次考试前感觉自己复习挺好的,试卷上有一道题目自己是看过的,可当时就是想不起来,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从那以后,他看书就感觉特别怪,刚翻过一页,就觉得前面的东西遗漏了,再翻过来看,再翻过去看,一会儿又觉得可能什么东西忘了没看到,再翻回来重新看,像小孩子一样用手指字,一个个地指着看,总是无法摆脱这样的学习过程。
案例2.
黎某,男,26岁。自“非典”发生以后,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手的时间都在十几分钟以上,每次洗完还想再洗,洗完后一定要拿酒精棉球消毒,总觉得手上的细菌洗不掉,冬天手都洗得发白了,冻疮都起来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还是要洗,心里也很痛苦,可就是无法控制。
案例3.
刘某,女,29岁。刚搬入某小区时,该小区有几家邻居连续被盗,从那时开始,她就有一种很不放心的感觉,上班时把门要锁上几遍,在楼梯上来回跑两三次,甚至到了单位以后,还不放心,从单位特意回家看。
在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强迫症对于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理健康。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某些仪式和强迫性的活动中生活,因为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但是,一旦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心境之中,这些活动就有可能失控,结果可能就会导致强迫症。
强迫症令人相当苦恼,以至于极度不安。例如,一个深知自己并非同性恋的人为不断冒出“我到底是不是同性恋”的念头而感到痛苦万分。强迫冲动来自于内心的紧张心境。然而,人体验到它的时候是一种闯入式的、不适合的冲动,所以常常感到这种冲动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外。这就是强迫症最难办的地方,人无法控制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哪怕明白这是一种适应不良和自我毁灭的行为。人很想抵抗住这样的冲动,但是每次抵抗之后都会导致更大的焦虑。最后,很有可能完全成为强迫性冲动的奴隶,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专门去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往往同时出现,有强迫观念的人几乎也总是有强迫动作。
最常见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的组合就是洗手。觉得自己的双手很脏,无法摆脱这种想法,特别是在有过接触之后,比如握手或去卫生间之后。接下来就会不停地洗手,怎么洗都还是觉得没有洗干净。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强迫症就是强迫怀疑与强迫检查。比如,有人会检查液化气罐
10次以上,看看它是否关掉了,但为了绝对安全,对是否关掉液化气罐产生了怀疑,还会忍不住去看第11次,过不了一会儿又去看第12次、第13次……大门也可能容易出问题,有些人上班总是迟到,因为他们必须反复查看大门是否锁好了。另外一些人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从厨房走到大门,又从大门走到厨房,以确保进屋的时候是把大门关好了的。更又甚者,睡前会花数小时从床头到大门来回跑。
还有,秩序性强迫症也很常见。比如,花大量时间确保墙上的钟表、挂历等都呈直线,或者每一件家具都必须完全对齐,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整理。
强迫症在没有经过正确治疗的情况下,多数患者会经历时轻时重的病情发展模式,病情恶化一般与压力有关,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在较轻的情况下,会因为强迫性冲动体会到相当大的压力,但功能还是正常的。个别十分不幸的人,他们几乎会把醒着的所有时间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强迫性活动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