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格训练案例

(2014-05-22 22:17:16)
标签:

强者

只有

与你

内容

角色扮演

杂谈

●提高勇气的自信心理训练就在于通过分析和思维及行为而使你变得更加自信。 
▲选出对你来说需要改进以有益于你更加自信的交往。
 ■内向是一种不加装饰的个性,但也是一种美的气质。只要我们怀着属于自己的真实心态,只要心与心交流,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升华。
(1)成功性格训练法。文敏性格畏缩胆怯,自卑感重,她找到了心理专家进行咨询。专家要求她采取第一个步骤:去发现自己性格的内核。按照专家的要求,文敏问了四个熟悉自己的人,询问他们对自己有什么看法。结果大家的回答是:正派、温和、助人、友善、谦让。第二个步骤是问文敏“你如何看待自己”?为此专家给她布置的作业是,让她把自己想像在一个可以任意挑选角色的女演员,看她将会选中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去扮演。文敏选了一个自信心强,大胆、果敢、坚强的女强人角色。因为这个女强人身上所具备的,正是她所欠缺的。步骤之三是要求文敏找出一个她所崇拜的人。文敏选择的对象是宋庆龄。回答之迅速令人惊讶。她崇拜宋庆龄是因为“她具有高雅华贵的气质,崇高的人品,宽厚温雅的性格,美丽的容貌”。当文敏谈着这位伟大的女性时,身上放射出热情的光辉。人们从未见过她这样有生气。专家接着让文敏在上述两种性格的女性中,确定一个作为自己性格的选择目标。
      文敏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像宋庆龄那样善良、宽宏、谦让、高雅,同时我也愿意像我想扮演的角色一样,勇敢坚强,独立自主。” 文敏为自己所设计的性格是成功、合理和出色的。当她这样为自己设计时,她已不是原来那个文敏了。数周后,专家又要求文敏在服饰上、发型上打扮得更为年轻,改变以往老气横秋的外貌。半过月过去了,文敏却怎么也行动不起来。专家分析了她为什么踌躇不前的原因———她担心改变性格后,会失去过去那种依附于一个群体的安全感,她过分依靠那些把她当成一个可怜的弱者的人们对她的赞同。文敏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她的父母热烈赞成她的做法,并打算尽力来帮助她时,她却在工作中失去了一部分同事的支持。他们没想到,文敏这位平时胆小沉默的小姑娘,竟也成了一名竞争对手。更有少数人嫉妒这位突然自信、热情、漂亮起来的姑娘,给她的工作制造麻烦。然而,在专家的指导下,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文敏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她越来越成熟自信。在工作中她升了职,在生活中也找到了一位如意的伴侣。让我们再概括地重复一下上述找到成功性格所要采取的步骤:第一,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第二,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第三,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列出他身上哪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第四,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第五,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第六,去表现你的新个性。要提请你注意的是,不要指望很快便能发展成一种成功型的性格。此外,要成功地改造自己的性格,还必须以自己性格的内核为基础。上述性格选择模式,只是提供一个出发点。失败型性格的人,要经历一个极为困难的时期,以积极的态度去设想自己的个性。这里提供的模式,将有助于你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迈开第一步。
(2)提高勇气的自信心理训练法。你也许曾经多次地屈从于别人提出的无理要求:“我想要看本杂志,你替我去跑一趟吧”或者 “我又没钱了,你能借我一百元钱吗”。这类要求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有时候它也并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这类问题太多或同一问题经常出现时,且你老是屈从于别人的要求,你就会觉得自己太软弱,应当加强自信,并且以一种坚定而礼貌的方式说出“不”字138第九章 性格与成功来。同样,你也许有许多正当、合理的要求,但是你怕被拒绝,所以你不敢提出,或者虽然提出,但别人一拒绝你就不敢坚持。你同意不合理的要求以及你提出合理的要求却不能实现,都是不合理的。提高勇气的自信心理训练就在于通过分析和思维及行为而使你变得更加自信。
      训练程序如下: 
①检查你的交往,你有需要更加自信地处理的事情吗?你害怕由于把你的意见和感受表达出来而发生什么事吗?你有偶尔不冷静而愤怒地斥责别人之类的事吗?考察你交往状况的简易方法,是坚持写一周或更长时间的日记,记下你胆怯行事的情境,你有侵犯性的情境以及需要你自信处理的情境。 
②选出对你来说需要改进以有益于你更加自信的交往,它包括如下情况:在你怀有不满、愤怒、困窘、对别人感到恐惧时;或因没有勇气表达你自己而出现自我贬低的感情时;你表面上表示礼貌道歉,其实是胆怯或允许别人居你之上时;你暴怒或胜过别人时表现出的侵犯性交往也包括在内。正如下一步所示,在每一种非自信或侵犯性的交往中,你都能变得更自信。 
③集中于过去的特定事件。闭上眼睛几分钟并且生动地想像事件的细节,包括你和其他人说的话,你当时及以后的感受。 
④记下并回顾你的反应,问自己下列问题以确定你怎样表现自己:眼睛接触:你以放松的、不断的凝视来直视他人吗?向下或向远处看意味着你缺乏自信。始终不断的凝视是侵犯性反应。手势:你的手势恰当、自由挥动,放松并且用来有效地强调你要表达的信息吗?笨拙、拘谨表示紧张,其他手势(如愤怒地紧握拳头)代表侵犯性反应。身体姿势:你以下列方式来表示你的信息的重要性吗?直接面对他人,向他人那边倾斜头部,得体地坐或站着,离别人近些。面部表情:你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了与自信相一致的坚定、严肃的神态吗?音调和音量:你的反应保持了一种坚定而健谈的语调吗?叫喊表示愤怒,细声细气表示羞涩,粗哑的声音表示紧张。注意,听自己的录音后进行改进是一种练习音量的方法。讲话的流畅性:你讲话平稳、清晰而缓慢吗?讲话快或犹豫表示紧张。只录下自信的反应,然后再到问题情境中去尝试。这样训练,促进了流畅性。时间选择:在允许你和其他人对事件做评论时,你是否最先就问题情境做出言语反应呢?一般来讲,在允许的情意下立刻做出是最好的。但是对特定的情境,应当在以后处理,比如对老板的错误陈述提出异议,应当在私下进行,而不是他正在群体面前自我表现的时候。信息内容:就问题情境而言,哪种情况你的反应是不自信的或侵犯性的?哪种情况下是自信的?考察其内容并考虑你为什么以一种不自信或侵犯性的方式做出反应。

⑤观察一个或多个有效的模式。在你存在问题的方面,观察自信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方法,比较他们的方法与你的方法的结果。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讨论他们的方法以及他们使用这种方法的感受。

⑥列出一系列的可供选择的、变得更自信的方法。

⑦闭上眼睛想像你正在使用以上各种可选择的方法。对于每一种方法,反复考虑与结果相联系的最完美的形式。选出一种或几种联合的、你认为对你来说有效的方法。通过意象,练习这种方法,直到你感到满意并能为你所用的时候为止。

⑧与其他人如朋友、咨询员一起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如果你的方法中的某些方面显得粗陋、笨拙、胆怯或有侵犯性,那么你就在实际中加以矫正,直到你对这种方法感到自如为止。从他人那里获得有关你的方法的作用和不足的反馈。

⑨重复7.8两个步骤,一直到你发展出一种你感到满意并且相信最适合你的自信的方法。

⑩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用你的方法。设计前面的步骤就在于让你对真实事件做好准备。如果你仍然过于害怕尝试而不能变得自信,那么重复第5步到第8步。 反省你的努力的有效性。“你保持冷静吗”?考察第4步中讨论的自信行为的非言语和言语准则。在你的反应中,什么成份是自信的、侵犯性的和不自信的?你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使用这种新的行为方式后,你的感受如何? 

      期望通过早期努力有所改进,并不意味着个人完全满意了。发展和其他人的有效交往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3)内向性格也能成功。一位业余作家曾这样讲:也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我的性格内向到了不能再内向的程度。学生时代,我老是拘谨地坐在课堂里听课,从不发言。下课时,我也总是挨着教学大楼的场角,看看活泼的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相互追逐,意气飞扬。我也想蹦蹦跳跳,也想生机勃勃,可心却被禁锢着不能超越。一直到了走上社会,我还是固执地延伸着这条个性的轨迹,与生人说话都脸红。虽说住的是集体宿舍,可我仍然不善于与同事交流,默默工作、默默看书、默默与我的单人床做伴,在扩大着的生命年轮中,交流的意识紧缩着不肯苏醒。有个朋友对我说过:“社会是一个人类聚合的整体,善于交际,善于营建人情关系网络的人,在人生进取的路上得到的更多。而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往往是生活的失败者。”我则以为不然。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内向的人往往不注重表现自我。他们是用自己默默燃烧着的心去征服生活,用默默的奉献和真诚的处世态度,来赢得人们的好感和赞赏。我不善于交际,可我从来不是生活的失败者。业余创作多年,常有作品发表于各种报刊。现在细细想来,正是因为我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接触人生,接触文学反映的对象 ———人的缘故。内向的个性,使我真诚待人,用简朴实在的语言来换得人们同样的真诚,并善于从一个人的举止、言行、一次感情的流露、眼神的变幻,去步入人的内心世界,挖掘创作的金矿。

       因为我深知,有时在人们泛泛的交往中,常常掩盖着属于自己的真实心态,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升华。内向是一种不加装饰的个性,但也是一种美的气质。只要我们怀着属于自己的真实心态,只要心与心交流,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升华。内向是一种不加装饰的个性,但也是一种美的气质。只要我们对生活有着满腔的爱,勇于超越心灵的孤独,敢去直面人生,就定能做生活的强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