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主题:心理养生
(2014-04-05 00:30:52)
有人说,20世纪的健康主题是环境保护,21世纪的健康主题是心理养生。与此同时,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心理养生,即是从精神状态上达到延年益寿的意思。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也呈日益增多之势,在1300万人口的上海市已逾75万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这些还不包括占全球人口近50%的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者。情绪乐观稳定,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状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协调一致,因而食欲好、睡眠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也轻松、协调灵巧。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心情轻松愉快,而一个心情愉快的人,免疫力高,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生病。
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乐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甚至能助人战胜危难和增强生活的信心。增强自信有助于延年益寿。根据研究,人类疾病50%—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所以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良好心态,而且有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宽宏大量的人也更健康,因为他们不计较小事,不计较过去,心态平静。爱吟诗唱歌画画的人也要长寿些,因为他们寄情于文学艺术,善于宣泄,心境自然顺畅多了。
由此可见,心理养生不仅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而且还与人的思想情操及道德品质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综合医学模式纵深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养生。可以说,无论是从人体本身,还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心理养生都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大飞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