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的发展变化

(2014-02-08 01:04:47)
标签:

心理

杂谈

 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发展首先是一系列的变化,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可称为发展: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才属于发展。发展通常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组织性、更高效和更为复杂的行为。概括起来,发展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发展心理学家们存在着争议。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即一小步、一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地以产生新的行为模式的形式展开的。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连续发展模型(growthmodel)与发展的阶段模型(stagemodel)分别是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观点的典型代表。在连续发展模型中,发展被视为是感知、运动、认知技能与操作上的平稳的、连续的量的增加。行为主义观点是连续发展模型的典型代表。发展的阶段模型则将发展看成是非连续的,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具有质的差异。皮亚杰的智慧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观点都是阶段模型的代表。(二)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此外,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出来的过程。
(三)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四)个别差异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正是由于这些差别,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成熟期前倾”就典型地反映了由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普遍提前,与此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也提早出现。依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可以对发展的阶段进行划分。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发展维度,来看待人生的发展阶段。例如,柏曼(L.Berman)以生理发展的特点作为分期标准,达维多夫以儿童的活动特点来划分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皮亚杰以智慧发展的不同类型来区分个体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埃里克森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阶段的依据等。不论以何种标准来进行划分,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总有相当的整体结构性,表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主导的生活事件和活动形式上、智力与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上,而不是一些无关特征的并列和混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