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分析技术-关于自我

(2014-02-05 00:23:41)
标签:

信息

关于自

任何

内心世界

技术

杂谈

 梦也是精神变态,具有精神变态所有的荒谬活动、妄想和幻觉。短暂的精神变态无疑是无害的,甚至还能有有利的功用;它由主体的同意而引入,由其意志的作用而终止。无论如何它仍是精神变态,我们从中知道,即使是如此深层的精神生活的变化也能够被撤销和让位于正常的功能。那么,是不是我们过于鲁莽了,以至于希望把精神生活中自发的可怕疾病置于我们的影响之下、并给予其治疗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已经知道关于这项任务的许多预备性的东西。根据我们的假设,只能由“自我”来满足它与现实、“本我”和“超我”的三项依赖关系所引起的需要,然而同时却还要保留其自身组织并维护其自主性。现在讨论的病理状态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只能是“自我”的相对或绝对的弱化,使得它自己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对“自我”的最严厉的要求大概就是它对“本我”的本能性要求的控制,为了完成这任务,“自我”就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量于“反精神注入”。但是,“超我”的需求可能变得如此有力,如此不懈,以至于“自我”在它的其他任务面前就像是瘫痪了。我们可以猜度,“本我”和“超我”常常联合起来对付重压下的“自我”,“自我”则试图抓紧现实来保持其正常状态。假如那二者的力量过于强大,就能成功地松动和改变“自我”的组织,使得“自我”与现实的本来关系受到干扰或者走到了尽头。我们已经在梦中见到过这种事:当“自我”被从外部世界的现实中分离开,它在内心世界的影响之下就会进入精神变态了。
         我们的治疗计划奠基于这些发现。“自我”被内心的冲突削弱,我们必须帮助它。事情就像是在一场内战中,胜负将被一个外部同盟者的帮助决定一样。精神分析医生和被削弱了的“自我”,以真实的外部世界为基础,结为同盟共同对敌,即“本我”的本能需求和“超我”的认真的要求。我们彼此形成协定。患了病的“自我”保证有最彻底的坦白,———即保证将其自我知觉到的所有东西都交给我们整理;我们对患者保证有最高限度的审慎,将我们解释受无意识影响的材料的经验交由他利用。我们的知识能够补偿他的无知,使他的 “自我”重又能控制他在精神生活中失控的那一部分区域。这个协议就是精神分析的一般情况。刚迈出这一步,第一个失望就在前面等待我们了,这是对我们过分自信的第一个警告。如果患者的“自我”在我们共同的任务中是一个有用的助手,无论受到敌对力量多么严重的压力,它都得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以及对现实要求的一些片断理解。不过无法期待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能够做到这些;它不能遵守这类协议,其实它几乎不能受这协议的约束。它很快就把我们和我们给他的帮助撇开,把我们列入对它不意味着任何事情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发现,我们必须放弃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的计划———也许永远也许一时放弃,直到我们寻找到更适合于他们的治疗计划。
       然而,还有另一类与神经症患者明显地非常相像的有精神上病症的患者———大量遭受神经官能症折磨的人。决定他们的病的因素以及发病机制一定相同,或者至少非常相似。但是他们的“自我”的反抗更强,组织的零散性也要少。他们中有许多人虽然有疾病和机能失调,但是能够保持他们正常的生活。这些神经症患者表示出准备接受我们的治疗。我们把兴趣集中在他们身上,看看在多大程度上、用什么方法能够治疗他们。
         这样,我们就同这些神经症患者达成了协议:一方完全坦白,一方严格审慎。看上去我们就像是仅仅想要成为非宗教意义的听取忏悔的神父。不过这里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想从患者口中听到的并不是仅他知道、而对别人隐瞒了的事情;他必须告诉我们他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为此我们给他一个关于我们所说“坦白”的详细定义。我们发誓遵守分析的基本原则,这在此后将支配他对我们的行为。他不仅必须告诉我们他会有意地和自愿地说出的事,说出这些事就像忏悔一样能够给予他解脱,他还必须告诉我们他自我观察到的和脑子里闪过的任何事情,即使这些事情他很不情愿说出来,即使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或实际上毫无意义。如果他能成功地强制自己脱离自我评论,他就能够给我们提供出一大堆材料———思想,观念,回忆等———这些都在无意识的影响之下,常常是无意识的直接产物,因此它们能够使我们估量他被压制的无意识材料,并通过我们给予他的信息而扩充他的“自我”对其无意识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爱情随感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