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医生:恐老心理

(2013-11-21 23:21:59)
标签:

心理医生

不一样

太原

钟表

心理

杂谈

    恐老心理是心理老化的表现。一些三十岁左右的人,一见脸上有了皱纹便生“老将至矣”的感叹;一见头上有了白发,便吃惊不小,误认为日落西山,顿生“此生晚矣”的伤感。一般来说,一个人年龄越大,老得就越慢。

科研发现: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年龄大小,不能仅仅以过了多少个生日来计算,生物时间与钟表时间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年龄越大,老得就越慢。一般来说,人在45~50岁之间的变化,远不如15~20岁或者25~30岁变化大。50岁的人视力、听力可能开始下降,但是心智还正年轻,且在继续发展,一个人的脑力活动到60岁时达到巅峰,60岁以后才缓慢地衰退。


       中年人自称“老了”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得了这种“恐老症”,无疑是自我折磨,磨损了意志,磨蚀了肌体,也磨掉了自强能力。

       克服方法:人到中年要防“恐老”,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注意学习新的东西,千万不可安于现状。在当前充满生气、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应关心周围事物。

       只要人到中年后继续努力学习,拼搏向前,始终保持内心的明朗与活跃,青春就会像松柏常青那样,让人永远年轻。反之,如果人到中年,怕老、恐老,抱着自己“老了,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了”的想法,每天无所事事,无精打采,这必然会加速衰老的进程,使青春疾逝,未老先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