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人格理论
(2013-11-10 16:40:39)
标签:
后果人格必然理论替代性 |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在自己尚未表现行为时就已经学到了如何去做,比如,看过母亲化妆的小女孩会很快学会给自己的玩具娃娃心化妆,这样就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他指出,如果只能通过尝试错误的理学方式去学习,个体的生命就会有危险,例如学习游泳、学习驾驶汽车等。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因为观察者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过程,因此,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班杜拉认为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非关键因素,没有强化,观察学习照样可以发生。比如,看见别的小朋友上课讲小话被老师批评,自然不必以身试法之后才明白上课不能讲小话。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反应,这种学习无疑具有认知性。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知过程。观察者需要利用内部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必然包含内部的认知过程。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模仿仅指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