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承受的方式方法
(2013-09-23 00:07:13)
标签:
越好环境方法好坏解决问题杂谈 |
1.理智的压抑(repression) 这是一种成熟的适应方式。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缓其满足需要。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越能使用压抑作用。这与病态的压抑不同,如某学生恋爱不成, 事后羞愧难当,觉得没脸见人,拼命想把这事忘掉。以后每遇到同学就走开,以至发展到怕见同学,这就是过分压抑的结果。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这是一般人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目标无法达到或行为不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杜撰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这些理由往往不是主要的原因或者是不客观的、不正确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以这些理由来说服、安慰自己,以减轻心理痛苦。找借口即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考试要求或范围等。3.补偿(compensation) 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改变活动方式,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如某学生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很好,于是拼命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些学生厌烦学习,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利用各种方式和机会参加各类活动,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多方面的联系,以得到社团或群体的认同。还有些学生余暇时间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郊游等,根据自己的兴趣享受课余生活,以补偿学校生活的枯燥。
4.升华(sublimation) 人原有的行为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或不为自己的理智和社会所接受。如果将这些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这一过程便是升华。这是一种增强心理承受力的积极的形式,一方面转移、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内心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价值。如把对别人学习成绩的强烈嫉妒转化为发愤学习的动力,失恋的痛苦可通过参加文体活动而转化、升华。不少文学名著的诞生与作者遭遇挫折有关,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如司马迁宫刑后写《史记》,歌德失恋后写《少年维特之烦恼》。
5.幽默(humor) 指个体处境困难、遭遇到挫折或尴尬时,用奇特、含蓄、诙谐、讽喻等语言、动作的良性刺激来化解困境,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的状态。幽默是与乐观、机智相联系的。如“酸葡萄”“甜柠檬”精神,与其说是一种合理化的“文饰”,不如说是一种诙谐的“幽默”。
6.合理宣泄(catharsis) 当个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不及时排解将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把心理压力释放一点。宣泄主要指将多余的激烈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人们往往对压抑自我情绪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于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是违反心理科学的。当一个人受到压力和挫折后,如果强抑情绪,表现出正常状况下的谈吐自如,这种做法虽可减轻焦虑,但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情绪的宣泄,特别是不良情绪的宣泄尤其重要。大学生应把个人的忧愁、烦恼与不平随时倾诉出来。当苦恼时,找自己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即使是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
前一篇: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后一篇:婚姻另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