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2013-08-15 23:54:30)
最常见的防御行为是逃避危险或有害目标的行为。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主动逃避反应或被动逃避反应。大多数动物以主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但刺猬、龟等动物则以被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
除了逃避的自我防御行为,各种动物都有种属内个体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起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情绪色彩,所以有时称之为情绪性攻击行为。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而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与母性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杀幼(infanticide)行为是指将幼仔杀死的行为。然而,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不够有关。
雌性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捕食行为往往并不伴随情绪的变化,也不一定与摄食行为同时发生。一个饱腹的猫见到老鼠,尽管并不想摄食还是要捕捉或咬死老鼠。下面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防御攻击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本机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