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学者马建青教授的观点

(2013-07-23 01:11:48)
标签:

领域

人人

观点

因素

心理学

杂谈

我国学者马建青教授在其《大学生心理卫生》①一书中提出的健康模式也包含了上述思想,其主要内容如下:
(1)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层面的健康,而不只是不生病或没有虚弱;
(2)防治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3)促进或阻碍健康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大;
(4)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5)促进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
(6)只有人人参与,才能达到人人健康;
(7)在健康模式中,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医疗;
(8)健康既是全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医学理论和实践的一次伟大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心理健康学要依托BPS模型,即生物、心理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影响人类健康的理论假设,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人类的健康问题,如若脱离BPS这样的模型,很难真正把握人类健康问题,心理学也很难涉入人类健康领域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