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医生:人际冲突与合作
(2013-07-23 00:58:14)
标签:
太原心理医生青少年人际冲突杂谈 |
(一)人际冲突的定义人际冲突是与人际吸引相反的概念,是指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和对抗状态,包括相互间的不理解、不信任、怀疑、敌意、侵犯和对抗。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形的冲突,表现为直接用行为来对抗、侵犯、伤害对方;二是隐性的冲突,仅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抗或不相容。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阶段,自身发展不成熟,情绪性格不稳定,容易发生人际冲突。研究表明,95%的当代大学生冲突后感觉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实践证明,100%的当代大学生想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冲突的类型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人际冲突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其次是朋友,再次是家人、老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总结当代大学生人际冲突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沟通不良产生的冲突,即沟通中因信息受阻而产生的冲突。常见的有口头禅冲突,有的大学生说话时常用带有指责和轻蔑意味的口头禅,如“扯淡”、“胡说”、 “乱讲”等,这往往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引起他人的反感,使沟通难以继续。个别大学生的口头禅带脏字,给人一种侮辱人格的感觉,往往一出口就会引发矛盾。还有因方言中对词汇理解的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宿舍里有位同学讲方言时把头发说成 “毛”,另一位同学以为对方在羞辱自己,两者遂起冲突。
(2)生活习惯差异的冲突。由于不喜欢对方的生活习惯或者彼此的生活习惯有131差异等引起的冲突。例如,一个要早些熄灯,一个要晚些熄灯;迟睡或早起的学生与入睡困难的学生之间;乱放杂物与很爱清洁的学生之间;要午休与不午休的学生之间都能引发冲突。
(3)利益争夺产生的冲突。同宿舍的学生因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此类冲突较多。例如,一个同学喜欢将自己的朋友请到宿舍里来玩,另一个同学喜欢安静的环境,于是便出现利益冲突。又如有的同学不喜欢别人坐自己的床铺,而使关系僵化。同班同学也可能因入团、入党、评优评先等出现人际关系紧张。
(4)态度和价值观念相悖而引起的冲突。有的同学生活在大城市里,家境较好,花钱大方,对来自农村的生活节俭的同学表现出优越感,甚至看不起没见识的“乡下同学”,这种生活上的小摩擦,很容易引起冲突。
(5)情绪产生的冲突。当人们处于情绪上的对立状态时,是极易产生人际冲突的。如当代大学生中因爱或恨而发生的报复行凶等。(6)人格差异产生的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型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型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冲突的结果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也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因此,如何管理冲突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成为众多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人际冲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理由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心理学家发现,从18个月开始,儿童就与父母之间存在冲突。对于青少年来说,冲突更是频繁,有一项对于美国高中学生的研究发现,他们平均每天要感受到七次冲突。在成人之间,冲突也十分常见,有一项调查表明,非常满意和稳定的夫妻关系中,平均每五天发生一次冲突,而不愉快的婚姻关系中,平均每天一次冲突。有一项对美国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管理者大约有20%以上的时间用于解决组织中的冲突。
第二,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能力,可以更普遍地提高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在人际冲突中,双方往往具有不一致的目标,如何在满足关系与情境的需求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一件需要较高技能的事情。
第三,使我们认识到人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人际冲突,包括与父母、老师、同伴等不同对象的冲突。正是在这些冲突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探询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如何理解社会规则的运作方式,如何运用谋略去达成自己的目标。经过人际冲突的历练,我们逐步成熟起来。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美国的一些研究发现,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大约有20%的人曾经受到对方的暴力攻击;在有青少年的家庭中,有20%到25%的家庭曾经发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激烈冲突,导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伤害。在我国,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学习问题、交友问题而发生的冲突也相当普遍,前几年还曾经出现过子女杀死亲生父母的悲剧。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研究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第五,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的健康。研究表明,人们处理冲突的方式与他们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前一篇:太原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