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过度焦虑和考试怯场
(2013-05-14 00:40:42)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考试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总会有一些人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自己的努力与考试成绩不成正比,自己的愿望与考试的结果有着差距,由此便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考试过度焦虑和考试怯场。心理学研究证明,适度的焦虑对考试能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成功,对任何考生来说这是必要的。
但考试过度焦虑对个体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危害甚大。考试过度焦虑是考生对考试过于担心、紧张、忧虑,害怕自己考试失败而有损自尊心的一种负面情绪状态。具体表现为:考前心情紧张、恐惧、心烦意乱、无精打采、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多汗、尿频、胃肠不适、腹泻、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反应迟缓、学习效率下降等。考试怯场是在考试过度焦虑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学生在考试中因过度焦虑、情绪不稳、恐慌害怕而造成的思维和操作困难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进考场后,看到试卷立即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汗淋漓、头昏脑涨、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看到考题什么都不会,思维迟钝,大脑一片空白,有的甚至晕倒现场。产生考试过度焦虑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评价存在偏差,心理负担过重,由于学习动机或争拿奖学金的动机过强,总期望自己处于领先地位,害怕失败和落后,结果造成焦虑;其次,由于知识经验储备不足,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靠突击,缺乏应试技能等原因,遇到问题时就易产生焦虑;第三,身患疾病、体质虚弱、疲劳过度、经常失眠的人,对即将面临的考试容易激起较强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焦虑;第四,因为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与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果,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出现考试焦虑。此外,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压力是造成部分学生考试焦虑水平高的外在因素。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