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意义学习和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观点。遗憾的是,当人们已对情境学习环境产生极大兴趣时,有关情境性学习环境设计的指南则几乎没有。本文的目的就是审查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并为设计情境性学习环境提供参考。本文主要论述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许多学生在日常的情境中利用从正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常遇到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源于正式学习的经验通常是脱离其情境的,即某一事实的学习往往孤立于该事实从中获得意义的情境。
这种极大程度上脱离情境并简化了的知识,促进的是刻板的、未完成的、肤浅的理解。在正式学习情境中,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完全不同于专家和实践者在生活中对技能与知识的运用。因而,学生能通过考试,但却不能将同样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环境。相反,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其产生的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知识被设想为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独特关系的动态的副产品,而学习则是个人与知识自然嵌入其中的情境发生交互作用的一种自然的副产品。这里强调的是提供一种在真实情境中的经验和精制的学习过程,这种情境是与非情境化的情境相对的,这种精耕细作的学习过程是与学习结果相对的。当人们已对情境学习环境产生极大兴趣时,有关这一情境设计的指南则几乎没有。目前,有不少人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如从建构主义出发去探究情境教学的意义,然而,与此同时,却误解了有关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目的就是高文老师审查了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并为设计情境性学习环境提供参考,由四个问题组成理论框架:情境的作用、内容的作用、激励的作用、评价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