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求稳”背后的心理诉求

(2012-11-26 00:59:37)
标签:

心理

多思

越多

闯劲

还是

      近日,某媒体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身边有很多找工作“求稳”的青年。

  与之呼应的,是日渐壮大的“国考”大军。2013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38.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热职位近“万里挑一”。

  在大学校园里,笔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学生,对于“毕业后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无论是刚入校的还是将毕业的,回答大都是:“找个稳定的工作。”

  何谓“稳定的工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多数人眼中“吃皇粮”的机构,就是“稳定工作”的代名词。大学生找工作“求稳”的心态,引发了不少担忧和争议。

  有人认为,最有突破动力和创新可能性的一群人正努力“求稳”,力图复制前人的生活,长久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有人指责年轻人急功近利,贪图安逸,没有闯劲。

  但笔者认为,对这些“求稳”的年轻人,社会应多些理解与包容,应关注“找个稳定工作”背后的心理诉求。年轻人并不是丧失了拼搏的本能,而只是被现实缚住了手脚。尤其是当下,中小企业仍缺乏良好环境,创业保障体系还不甚健全,生存的压力让年轻人不愿与在市场洪流中挣扎的小企业共进退,更不敢独自承担创业的风险。

  曾心怀创业梦想,现供职于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的梁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大学里,他摆过地摊,发过传单,甚至在校门口与别人合伙盘过一家小店,但毕业后,他仍然选择加入四处投简历应聘求职的大流。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不肯跳水的物价,他觉得,相对稳定的工作能带给自己安身的保障,创业本身艰难,而创业失败,是他和在农村种田供他读书的父亲“埋不起的单”。

  工资够用,不用担心失业,老了也不怕没人养--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稳定工作”的背后,其实只是出于对“安全感”“更公平”的渴望。在理解“求稳”动机之余,管理者更应该多思考,如何给年轻人提供更完善的创业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