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心理定势
(2012-11-21 23:34:30)
一位汉语老师教外国学生学习“东西”这个词。老师说:
“东西”泛指事物,凡物质和精神各因素均可称“东西”,有时可特指人。但外国学生初学汉语,弄不清“东西”的指代范围和用语状况,更不清楚修辞和感情色彩。老师问学生:“什么是‘东西’?”学生回答“桌子是东西,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你是东西。”老师提醒道:“不对,不对。”学生连忙更正:“啊!对不起,你不是东西。”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再次提醒:“更不对了,不能说‘你不是东西’,这是骂人的话。”
这时,学生愕然,问道:“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如果是东西的话,你是个什么东西?”老师连忙说:“不行,不行。
‘你是什么东西?’也是骂人的话。”
学生听了老师的解释更是茫然不解。看着学生疑惑的表情,老师又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东西”这个词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时有否定句和疑问句则带有贬斥、责骂的意味。如:“张三不是东西”,“李四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再加上感情修辞的词语,则修辞色彩更为丰富。
加强贬斥意味时,如:
“你这狗东西!”表示厌恶色彩时,如:“这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表示诙谐和笑谑意味时,如:“你这鬼东西,尽跟我捣蛋。”表示喜爱色彩时,如:“这小东西真讨人喜爱。”等等。听完老师的讲解,学生无不惊叹道:“啊!‘东西’太复杂了!真像个魔鬼。”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得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学生更加惊奇:“语言也是东西?”老师回答道:“语言也可称为‘东西’,前面需要加一个‘这’,表示强调。”学生恍然大悟,感叹道:“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
由于老师对“东西”一词的含义的解释最初比较抽象,自然学生将“东西”一词运用于具体语言环境时,套用了“东西”
涵盖的范围,形成了心理定势。什么是定势呢?
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使后继的心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定势现象是人人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对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新问题的解决以及学习的迁移,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可能是有益的,有的可能是有害的。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让定势的负效应形成和发挥影响,倘若已形成负效应,应该想法克服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