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医生:中国古代学者论学习

(2012-10-29 02:06:01)
标签:

荀子

中国

学习问题

《论语》

论述

杂谈

  学习是中国古代学者历来都很关心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大量的著述中,有关学习问题的论述十分丰富和精辟。这些论述,至今虽历经千年,但仍璀璨夺目。尽管中国古代学者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政治地位不同,与之相应的世界观和认识也有极大分歧。然而,在学习问题上,他们仍具有比较一致的观点。
      在《论语》中有许多篇幅论述到学习,孟子、荀子、朱熹、王廷相、王夫之等有关学习的论述也很多。他们对学习问题都比较重视,把学习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把学习看作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根本。孔子说:“学则不固。”
①他还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② 墨子也说:“智少而不学必寡。”
③荀子认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④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可以成为像尧、禹那样的人,也可以成为像桀、跖那样的人;也可以成为工匠,也可以成为农夫或商人,这是由于在不同的地方环境中由不同的积习所造成的。可见学习积累在塑造人的过程中的作用。王充也说:“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⑤掌握、认识事物要通过学习,只有学习了才会知道,遇事不学不问就不能认识它。韩愈谆谆教诲学生“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也是在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学习的过程怎样呢?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呢?中国古代学者在长期实践中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学习概念的内涵,从而形成了可贵的学习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