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心理护卫
(2012-05-10 02:21:28)
标签:
少儿朝阳心理健康自私心理叛逆心理杂谈 |
我曾听说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生因没向母亲要到零花钱,便将母亲杀死;另一个中学生因受了班主任训斥,竟一刀捅死班主任。这类事看似骇人听闻,但确实是事实。怪不得有人发问:“现在的中学生,心理究竟怎么了?”
我作为一个中学生,看到这些事也大为吃惊。
中学生本应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而他们在朝阳般的年华中,却犯下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而他们的理由,只不过为了区区几元钱或不接受批评而已,这是为什么呢?
我又想起了几件事:在宿舍里,生活老师叫大家关灯睡觉,可有的同学就是唱反调不关,甚至联盟别的宿舍也不关;老师在课堂上说:“大家别吵,再吵站后面去!”有人又嘟哝:“就吵,站后面去又怎样?”饭堂里生活老师让同学把汤碗送厨房去洗,有人居然丢在桌子上,说什么“惩罚一下生活老师”。这样的学生怎能说是心理健康呢?我爸妈老对我说:“现在的孩子都爱瞎顶撞,是‘叛逆狂’。”我的许多同学还真有点那么“叛逆”倾向,我想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年龄会出现这种‘叛逆心理’呢?
这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中学生“心理不正常”,并不局限于这一点。进入中学后,我发觉同学之间关系渐渐变了,似乎个个都是“火药桶”做的,稍一摩擦就大打出手。譬如说,两个同学走路撞上了,明明路很宽,却都要对方让开,自己堵在那儿一动不动;某位同学说的话与另一同学意见不合,他会马上破口大骂:“你会什么?”洗澡借拖鞋,对方竟索要“押金”……这种事情三天说不完。这大概是这些同学在家娇惯出的坏毛病,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叫做自私心理?
中学生还有一种隐藏的心理:自卑心理。上星期作文竞赛,我班原有5人参加,却有3
人因“没信心”而弃权。电脑竞赛培训班,我校有20余人参加,有3人中途因“学了也得不了奖”而弃权。
除此之外,我班同学中还有一种常见的不良心理:攀比心理。吃、穿、用都要名牌,与同学攀比零用钱多少,比父母官职,吹嘘谁家有小轿车……
中学生心理本来就复杂,再加上我国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如果放任自流,后果不堪设想。偏偏许多学校不以为然。我上过三所中学,老师们无非是强调学生苦读,夺取好成绩,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从没在心理上加以引导。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保健课,但为时太短,学生受到的心理教育与其漫长的学生生涯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我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呼吁:我们需要心理的护卫!建议所有中学都开设心理课。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为“四有”新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有的同学对一点小事都很敏感,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还大打出手。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缺点:有时妈妈叫我吃饭,我都觉得烦。对我自己的长相,我也颇为不满,对着镜子无端地发火,甚至想哭。我们这些人是怎么了?
我想不用多久,在中小学里开设心理课会普及的!
所以我们要充满信心等待这一天。
很明显,你们都已进入了青春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发育很快,精神上也在变化着。身体上的变化我就不说,男生和女生不同,这在学校的生理课上老师都讲了。精神上的变化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强烈的否定现实的潜意识,主要表现是对家庭和学校的反抗,而在物质上,有的会表现有强烈的享受欲望,因而同学之间就会攀比吃、穿、用等等不良现象。当你们的潜意识不能如愿以偿时,就会陷入孤独的忧郁心境,看什么都烦。如果这时父母把你当成孩子加以管教,你就会更烦。至于想提什么建议给你们呢?还是送一句话:不要屈服于烦恼,要坚定不移地抗拒它,否则烦恼就会得寸进尺。
前一篇:如何与“格涩”的打交道
后一篇:太原心理医生: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