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失败产生的绝望心理案例分析
(2012-05-03 00:20:50)
26岁的董某看到几个同学在收入高的外企工作,很羡慕他们,于是主动辞职,准备到同学所在的单位应聘。在辞职之前,单位领导关心地告诉她不要想入非非,别人能在外企上班,你不一定能行,希望她认真考虑,再决定辞职的问题。她态度坚定,决心辞职。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门口,来到人力资源部门,仓促面试,经过严格的“三审”考核,最终没被录取。过了几天,她又到另一家外企应聘。经过三轮筛选后,她进入了最后的面试,仍然没有被录用。又过了几天,一家外企招人,她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差不多了,于是满怀信心地来到招聘现场。结果连第二轮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取得,她的精神气顿时没有了。从此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唉声叹气,没精打采的样子,家门也不想出了,整天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根本不再提到什么单位应聘的事情了。食欲不好,每顿饭像吃猫食一样。同学来电话,她有气无力地接听,约请她出去散散心,她也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拒绝人家的好意。妈妈担心她想不开,于是把她拉进了心理诊室。旁白:应聘工作遭受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会成功的。在成功之前,绝对不能灰心丧气,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局外思考:人总要有点精神,成功永远属于不知疲倦,敢于追求,意志品质顽强的人。成功不同情弱者,更不属于逃兵。
心理医生以倾诉疗法,逐渐让董某开了口。原来她以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进入外企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经过几次刻骨铭心的面试后,她感到自己落伍了,赶不上时代潮流了,觉得美好的前途没有了。心理医生认为,董某在应聘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没有重视外企单位严格苛刻的用人标准,几次失败以后,心理压力增大,产生了严重的灰心丧气心理,必须及时疏导。增强信心提高自身素质董某说:“现在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完了,没有了前途,该怎么办呀?”
心理医生说:“你的年龄还小,生活道路应该说是刚刚开始,前途无限,要干的事情很多很多,怎么可以说没有前途了呢?其实,成功的途径多着呢,只要确定好发展方向,总会有希望的。”
董某说:“我连外企都进不了,还有什么意思呀?”
心理医生说:“进了外企也不能说明你的素质就高,不进外企也不能说明你的素质就不高,不要把进不进外企看得过重。人成长当中要遇到很多困难与失败,只有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能走向成功。”
董某说:“可是我现在该怎么办啊?”
心理医生说:“现在,你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认真分析准备应聘单位的具体情况,不打无准备之仗。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保证应聘成功,就要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到时候人家会来找你。另外,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换一个发展方向,兴许会有奇效呢。”
获取真经心理医生请来了三位在外企工作的女士,大家坐在一起交流经验。
第一位女士谈了自己在外企工作的体会,使董某深刻地了解了外企工作的特点,灰心丧气心理需要人才的类型,什么样的人适合在外企工作等等。第二位女士详细介绍了外企用人的原则与特点,使董某知道了以前自己应聘失败的原因。第三位女士重点讲了外企面试的经验与做法,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使她真正摸清了进入外企门槛的关键。三位女士介绍的经验使董某茅塞顿开,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回来以后,她按照人家介绍的情况,静下心来,开始了积极的
“充电”工作。她参加了某培训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外语的学习上猛下功夫,坚持了3个月,素质有了提高。条条大道通罗马董某又一次到一家外企面试,由于自己确实有水平,准备又充分,被这家外企录用。在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广告,说经营花店是将来的一大经济增长点,利润可观。以前就特别喜欢花的她,立刻进行了市场分析,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段,她开了一个鲜花店。自己根本就没有到录取她的那家外企报到上班。鲜花店开了以后,由于她对经营与销售学很有研究,主动出击,占领了很多市场,花店很快就见了效益。通过发展,现在她的花店发展良好,还拓宽了市场,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市区。董某逐步摆脱了灰心丧气心理,找到了创业的感觉。心理警示现代社会给女性提供了很多展示才华的机会,女性不要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而要抓住机遇,挑战自我。切实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有信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