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失控后的反应
(2012-04-23 21:38:51)
标签:
困境控制能力疾病外力控制噪音杂谈 |
1.寻找信息 一个人受挫后最先产生的反应通常是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以便合理地、全 面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困境。这种反应往往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对环境影响更 加敏感;二是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加工更加粗糙。例如,一个人患了一种自己不懂 的疾病时往往会想方设法寻找信息来了解、认识这种疾病:他会向医生咨询,向 得过或者听说过这种疾病的人打听这种病的后果以及治疗方法,对周围人们关 于这种疾病的谈话会特别敏感,还可能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寻找相关信息。 通过这些行动,他对自己所患的这种疾病会有较全面的认识,也可能会找到医治 这种疾病的方法,从而治好疾病、恢复健康。
2.对困境反应的加剧人在失控时都有恢复控制的倾向。如果人事先没有预料到困境,在失控后又得不到关于困境的信息,不能对困境进行干扰、排除,那么,其对困境的消极反应就会加剧,如出现心跳加快、紧张焦虑等反应,并且这些消极反应不容易被消除。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三组被试分别在无噪音、被试不可控制的噪音和被试可以控制的噪音的实验条件下完成一项作业,然后让后两组被试在无噪音条件下再完成一项作业,结果发现,不可控制的噪音不仅干扰了第一项任务的完成,而且也降低了后一项任务的完成水平;而可控制噪音组则不影响后一项任务的完成水平。这说明,失控在困境消失之后,仍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3.抗争当人已有的控制能力或即将具有的控制能力被强行取消或受到威胁时,就有可能产生抗争反应。抗争可能引起下列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1)产生愤怒、敌意和攻击情绪。例如,当某人的电脑被病毒攻击而瘫痪时,他也可能表现出咒骂、拍打电脑等反应。
(2)复控。恢复对情景的控制,结束挫折状态。例如,上例电脑中毒的人会各方寻找杀毒的方法,或者请专业人员帮忙,清除病毒、恢复电脑的正常运行。
(3)改变对结果的认识。被外力强制取消的、原本所期望的结果变得更有吸引力,而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得不接受的结果则变得更不合自己的心意。例如,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越是被父母所反对,两人就越是向往能在一起,越是不满意父母的干涉。
(4)象征性复控。人在失控后常常会产生各种幻想,幻想自己克服了困境,重新实现对事件的掌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方式恢复已失去的控制。引起抗争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对结果进行选择时受到了外力的威胁,本来可以做的选择被外力取消,或者自己将要做出选择时受到外界的压力,这时人们就会抗争或反抗。在失控时,如果个体对选择的自由程度的期望越大、认为原本所希望的结果的价值越大或这个方面的控制能力被取消会影响到对其他方面的控制,则个体抗争的强度和坚决度就越大。
4.消沉消沉是个体在失控时的另一种反应,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它与抗争相反,抗争会产生愤怒和敌意,并努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而消沉则自认失败并放弃改变困境的努力。消沉常产生于试图努力改变某种不利情形却屡遭失败的时候。如果屡次挽回控制力都没有成功,人就有可能停止努力,变得消沉。
前一篇:白领常见的五种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