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婚姻三要素

(2012-03-25 01:04:52)
标签:

文化

太原心理咨询

婚姻

一夫一妻制

一夫多妻

杂谈

看上去,婚姻当中(特别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monogamousmarriage)就两个人:男人、女人,分别(并同时)作为婚姻的主体和客体。但婚姻不是也不等同于孤立的两个人。从更大的程度上说,婚姻是一种关系,是连接男人和女人的那种特定关系。
      也就是说,婚姻1+(-1)具有三个要素:(1)一个特定的男人,用主体1(或主体-1)表示;(2)一个特定的女人,用主体-1(或主体1)表示;(3)联结这对特定男女的某种关系,用“+”表示。
       关于婚姻的公式,似乎可以用归纳法来证明:a.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第一宗婚姻是 1+(-1),比如我们的祖父和祖母的婚姻;b.通过观察,我们继续发现第二宗婚姻也是1+(-1),比如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的婚姻;c.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第n宗婚姻是1+(-1),比如我们社区某一住户的婚姻;d.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第n+1宗婚姻也是1+(-1),比如我们在街上遇见的一对男女的婚姻。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婚姻是1+(-1)。上面,我们看似严密的归纳法证明,其实存在着一个逻辑“陷阱”。
      因为我们的观察总是不完全的,实际上几乎无法给出婚姻公式的证明,这也正是我们将其称作“公理性假设”(而不是“定理”)的原因。即使这样,我们还至少面临三个问题。问题之一,就算上述“证明”在一夫一妻制社会(monogamoussociety)是正确的,而在某些多偶制社会则不正确。问题可以这么来看。首先,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使得别人能够寻找一个或多个证据,来证明我们的对婚姻的定义是错误的,即命题具有可证伪性,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命题是基于科学哲学的理论原则。
      其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一夫多妻(polygyny)这种婚姻形式。例如某男M娶了妻子F1。接下来,他又娶了妻子F2,F3……,那么,M实际上是经历了3次(或更多次)的1+(-1)。第一次1+(-1),M和F1 第二次1+(-1),M和F2 第三次1+(-1),M和F3…… 可见,一夫多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它表现为一个1,分别几次和另外的-1相 “+”,就每一次而言,都是1+(-1)。同样道理,可以解释一妻多夫(polyandry)以及群婚(groupmarriage)。问题之二,一对夫妻有了一个孩子,那么,他们的婚姻还是1+(-1)么?答案是肯定的。前面已经讲过了,孩子尽管和婚姻中的男女(作为他或她的父母)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但他或她不属于婚姻的范畴。或者,干脆地讲:婚姻中没有孩子。我们注意到,一些学者在研究婚姻问题时,把孩子也包括进来了,这从社会学的角度可能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但是,他们混淆了婚姻和家庭的外延,甚至可能使婚姻研究走入歧途。问题之三,同居男女、甚至同性恋也是1+(-1),这不是违背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常规意义上的婚姻了吗?尽管婚姻是1+(-1),但1+(-1)不全是婚姻。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打算“将错就错”:把所有的男女1+(-1)都作为婚姻来研究。或者说,我们的研究视角也不仅仅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婚姻,而是在重点研究严格意义上的婚姻同时,关注更广泛的男女两性关系。具体一点讲,我们界定的婚姻是一种广义的婚姻,是一种相对稳定、持续时间(或理想预期时间)较长的男-女两性(有时也可指男-男、女- 女同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因此,以后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们的婚姻就是指广义的婚姻。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1+(-1)抽象,来简化研究,发现婚姻以及更广泛的男女关系— —主要是男女关系的一般特征,因为我们的理论事实上不怎么特别关注同性恋问题。
     而且,我们也确实认为,婚姻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两个人——男人和女人的某种特定关系,就是1+(-1)。通过它,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顾及婚姻的诸多方面,例如和它直接相关的家庭、子女、夫妻角色、性生活、法律关系等问题。了解婚姻以及类婚姻(marriage-like)的形式多样性,我们希望这有助于读者看清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在我们的定义里面(婚姻是1+(-1)),婚姻(marriage)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monogamousmarriage)成了同义词。或者说,我们更多关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毕竟,这是世界范围内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