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你准备好了吗?

(2012-02-04 01:26:16)
标签:

少儿

太原

未成年人犯罪

张某

监护人

杂谈

 

     青少年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究竟起怎样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副教授沃建中先生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指的是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结构、主要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主观因素是家长的品德修养,对子女的养育态度、期望值,家庭气氛、家庭作风。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
       沃老师举了个例子:“一对夫妇有个毛病,稍不顺心就互相对骂。他们的孩子学会说话后,突然有一天骂人的话冲口而出。这对夫妇很奇怪,孩子从哪儿学来的骂人呢?他们却不知道,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记忆的储存已经开始了,出口骂人不过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沃老师特别强调:“孩子的模仿是从生下来就开始的。青少年更是以他们父母的形象为榜样,我们的一项调查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肯定会骂人;父母经常动手打架的,孩子肯定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父母高尚的道德品质,会极大地感染孩子,使孩子的品德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孩子会从父母的身上习得恶劣的品质。” “家长特别是母亲对待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发展。母亲对子女持否定态度,会导致子女的反抗、暴乱、冷淡和自高自大;母亲专制,会导致子女的反抗和不安定情绪;母亲民主,子女则表现得合作、独立和直爽。可见,母亲的态度是影响子女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沃老师说:“近来一些少年暴力犯罪事件提醒我们:家长的和善作风有利于子女良好品德的发展,过于严厉的家长作风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和反抗行为。品德优良的青少年,其家庭一定是充满关爱、信任和高度民主的。” 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1~7月,上海市未成年人(已满14岁未满18岁)犯罪人数比1998年同期上升了13%~15%。专家认为,家庭教育中的无知和误区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一些案例很能说明问题:案例一:17岁的韩某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原是机关干部,对韩要求比较严格。韩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优异,关心集体,乐于关心他人,曾任中队长。上初中时,父亲下海经商,母亲忙于公务,二人无暇顾及他,为此颇感内疚,便用钱来表示对他的关心。韩穿名牌、上馆子、进游戏室,每当夜幕降临后就只能独自回到空无一人的家。孤独的他结交上了一个姓李的小兄弟,二人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韩的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家长发现后进行帮教,无奈韩已无法自拔。在家长断其供给后,韩开始转向同学索要钱物,直至发展到在校门口以“保护费”的名义勒索同学的钱款,得手后,即与小兄弟一起打游戏机、上饭店,挥霍一空。最后,他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拘役。案例二:17岁的张某幼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认真、成绩好,曾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和奖励,还曾当过小学少先队干部。后来张某的父母离异,张某便随其父生活。张父终日酗酒、赌博,对张某的生活和学习不闻不问,给予张某的关爱更是少得可怜,直接影响了张某身心的正常、健康发展。由于缺少教育引导,缺少家庭的温暖,张某开始不思上进,沉溺于游戏机,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用惯了钱的张某开始感到手头拮据,慢慢地结交了一些游荡于社会行为不良的少年。终因无法遏制的享受欲而走上了偷窃他人钱财的犯罪行列,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大量的案例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绝大多数不是因为生活贫困所造成的,犯罪动机多为追求非份享乐或寻求刺激。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受身心特点影响,具有无知、盲目、冲动、偶发等因素。
       因此,家长对这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有着不同推卸的责任。他们要么是因为某些原因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要么就是姑息迁就,溺爱袒护。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家庭中的父母或监护人的职责,强化了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该法律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不得旷课或者夜不归宿,不得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等。假如父母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将承担法律责任。许多犯罪学方面的专家认为:未成年人在犯罪前会露出许多蛛丝马迹,家长平时要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规律、成绩状况、消费变化和交友情况。一旦这些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应该仔细查查,在孩子的这些反常行为后面究竟隐藏了一些什么问题,并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这样,许多犯罪行为是可以得到预防的。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同时也认为,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甚至已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的程度,而对其他方面却十分疏忽。如果每天能花一些时间来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变化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孩子在规范和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成长,那将对孩子的成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孩子犯罪,家长,你准备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