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医生解读商品化的爱情

(2012-01-09 23:50:16)
标签:

太原

爱情

商品社会

商品交换

等价交换

太原心理医生

杂谈

    人类社会进入到商品社会,金钱成为交换的手段,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杠杆,金钱的诱惑力越来越大。然而,等价交换原则在爱情中却行不通,从交换原则看,爱是不计得失的给予和付出。因为金钱的原因去爱,是一种有所求的付出,并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
       1998年成都的一个品位并不高的男青年,由于落实政策后有了一幢花园洋房,还有几十万元的存款,受到了许多年轻美貌、天生丽质的姑娘的追求,他和其中八个姑娘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结果这八个姑娘争相要与他结婚,唯恐落选。有个小伙子为了达到出国的目的,丢弃是原来的恋人,去追求有海外关系的姑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人把爱情做为一种投资,企徒通过爱情的增值得到更多的利益。这样,爱情便成为一个资本,蒙上商品交换的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