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使他在挫折中成长
(2011-12-09 01:37:45)
标签:
少儿
崔永元
北京
实话实说
小崔说事
杂谈
|
|
在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崔永元与赵本山、宋丹丹联手演绎的小品《说事儿》,“笑”果不错。其中一句台词
“小崔啊,听说这些年你抑郁了”,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欲探详情。 事实上,崔永元前些年的确患了抑郁症,是父母拯救 了他。
崔永元的父亲是北京某工程兵部队政委,母亲也在部队工作。两位老人得知儿子患上抑郁症后,心情异常沉重。高三时,崔永元就得过一次,好不容易才治好。
2001年,已经患上严重抑郁症的崔永元,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上班,可他怎么也无法集中精力工作。与两位学者交流时,精神恍惚的他,突然一句话也听不懂,根本不知对方在讲什么。回到家,崔永元痛苦不堪,觉得自己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脑袋一阵阵钻心疼痛。他把头往墙上撞,边撞边骂自己没用。
第年迈的父母担心儿子,搬来与儿子同住。父亲住进儿子三章的房间,每天晚上老泪纵横地安慰儿子,守着儿子入眠。直
到儿子白天上班去了,他才睡一会。2002年5月的一天深夜,人
际实在太疲惫的父亲,忍不住打了个盹。他一觉醒来,发现儿关系子不见了。透过月光,老人看见儿子坐在窗台上两眼空洞无神地望着夜空,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踉踉跄跄地冲过去一把抱着儿子。崔永元感到父亲浑身在发抖,哽咽着地父亲说:
“爸,这样活着太痛苦了,我真想跳下去,彻底解脱。”父亲含泪把儿子拉下来,扶着他躺到床上。从此,老人晚上再也不敢合眼。
崔永元的父母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儿子的病。
这时,崔永元的精神几近崩溃,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父母强迫儿子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回家休息。
2002年,崔永元流着眼泪离开《实话实说》。几天后,崔永元的父母带他找到北京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在医生的治疗下,崔永元病情缓解,但要彻底治愈,并非易事。
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崔永元的父母每天给他写一封信。他们在信里这样写道:“孩子,在我们心目中,你一直都是最出色的。这些年,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应该知足了。我们都是平凡人,你再苛求自己,就变成神了。神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要刻意去增添烦恼呢?《实话实说》收视率下滑,是整个大气候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亲情的召唤下,崔永元的自信心一点点恢复。
为了帮助性格内向的崔永元散心,2003年春节,父母陪他回到乡下。傍晚时分,崔永元与父亲以及一帮乡亲盘腿坐在土炕上,一边吃着烤得香喷喷的红薯,一边拉着家常,崔永元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崔永元的抑郁症明显好转。2003年7月,他重返工作岗位,主持新节日《小崔说事》。为了让儿子在休息时间不再沉湎于工作,父母又想了个办法,说他们的房子住久了,该装修了。于是,崔永元一下班就往父母家赶,买装修材料、设计、监督施工,和工人们一起刷墙、铺地板。每天,他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回到家洗完澡,倒床就睡。
儿子的脱胎换骨,让父母兴奋不已。一天午后,崔永元干了一个多小时的活儿,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发出香甜的鼾声。两位老人见状,百感交集地流下了泪水。
此后,人们在崔永元制作的节目《电影传奇》中,又看到了那个诙谐、自信的小崔。 (摘自特别关注网)
其实,父母为我们做的何止这些呢?养育之恩终身难报。然想一想
而,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你的父母曾经为你做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事呢?
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也许是年少的我们被奇妙的世界所吸引,急于走出父母的目光去探求、去感受那未知的一切,也许我们已习惯了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所以我们常常漠视了他们殷殷关切的目光,常常忽略了他们包含浓浓爱的话语,甚至还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心生怨气。蓦然回首,才发觉父母为我们绽放的爱,仍然无怨无悔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