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解读适应压力

(2011-12-02 16:02:18)
标签:

太原心理咨询

东坡

圣诞树

不良情绪

班级

杂谈

     在加拿大魁北克山麓,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有一个独特的景观:西坡长满了松柏、杉树等大大小小的树,东坡却像被精心选过一般——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观曾经吸引不少人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但却一直无人能够揭开谜底。 
     1983年冬,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而又不乏浪漫的加拿大夫妇,准备作一次长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两人约定:如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分手。当他们来到那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只好躲在帐篷里,看着漫天的大雪飞舞。不经意间,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下得大而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然而,每当雪落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r就会弯曲,使雪滑落下来。就这样,反复地积雪,反复地弯曲,反复地滑落,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其他的树则由于不能弯曲,很快就被压断了。西坡的雪下得很小,不少树都没有受到损害。妻子若有所悟,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不过由于不会弯曲而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之际,两人似乎同时恍然大悟,旋即忘情地紧拥热吻起来。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去随;在随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弯曲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一对浪漫的夫妇,通过一次特殊的旅行,不仅揭开了一个自然之谜,而且找到了一个人生真谛。就像我们不能逃避生活一样,我们无法逃避压力。有压力并非坏事。铁人王进喜说过: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人有一定的耐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意志,使人不致过于脆弱。但是,压力过大也则绝非好事,你会吃不消的,你会陷入紧张、焦躁、疲劳中。这时我们要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学会低头一位先生所供职的小城,地处四季如春的云南西部。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也难以遇上下雪的光景。但有一年的气候与往年有些不同,眼看着春天都快要跨进门槛了,天空中却意外地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花中还夹杂着米粒般大小的冰雹。从老城通往郊区的道路两边,铺排着两行已经上了年岁的行道树,东面的一排是银槐树,西边的一排是圣诞树。一夜的飞雪,已经把两排行道树全都装扮成了银装素裹的玉树琼枝。为了拍几张雪景的照片,他一大早便赶到了郊外。就在他选择最佳拍摄角度时,却惊奇地发现:道路西边的圣诞树,由于承受不了厚厚的积雪,昔日绿意婆娑的树冠,竟然被压折了许多枝丫,弄得满地都是零落的断枝残叶。而靠东一排的银槐树,却依旧生机盎然,毫发无损。
       这一景观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面对一样的风雪,东边的银槐树毫无损伤,而西边的圣诞树却满目断枝呢?为了弄清其中的缘由,他在风雪中徘徊良久,终于发现:当银槐树上的积雪堆积到一定重量的时候,它柔韧的枝叶便会往下弯曲,卸下多余的积雪。而圣诞树呢,即便积雪堆得再厚,也不会向下弯曲,结果是树枝不堪重负,最终被积雪坠压断折。他突然明白,原来因为圣诞树的枝、过于刚直,过于酥脆,缺少柔韧性,不懂得“低头”,结果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自然被纷纷折断。而银槐树的枝丫是刚中带柔,刚柔相济。最要紧的是在不堪重负的时候,懂得“低头”,结果自然是既经受了风雪,又保护了自己。眼前的景象,让人由此而领悟到了一个处世做人的道理: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只有做到刚柔互济,懂得“低头”,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记得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苏格拉底可谓是深得人生的真谛:懂得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因为谁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无瑕的白玉”。既然谁也无法避免犯错,那错误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低头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铸成大错以至抱憾终身。眼睛朝上,目空一切而从不懂得“低头”看路的人,终有一天难免要摔跟头,甚至要落入陷阱或误人歧途。总是头颅高昂,逞强好胜而不懂得弯腰的人,总会撞上挫折的“门框” 碰得个头破血流。只有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并且敢于低头的人,才会平安无事,一路走好。校园里的你,心情还好吗重点高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是学校保健机构的一部分,重点大学尤其是这样。一部分新生入学后的心理不适应,往往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在此,从事过心理咨询的凯文提及两个小小的案例,来说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A是一个来自内地农村的男生。在中学里他的学业出色,独一无二,是别人所不可及的。上大学使他第一次远离家乡,到了千里之外的大都市开始新生活。很快地,他就发现自己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显得是那样土气。同学们大多数来自沿海地区或城市,与A的价值观、知识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与同学相处时,A仿佛和别人是两个世界的人,同学说的一些时尚的词汇他都听不懂。这一切使A的心中产生了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他认为别人一定会因此而看不起自己,他敏感地认为同学们那不经意的言语似乎是在嘲弄自己的无知。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无法安心地学习。A对此感到十分愤怒,于是他就将自己紧紧地封闭起来,从不参加任何班组活动,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在同学们的眼里,A成了一个死读书的怪人。尽管如此,A还是会时常感觉自己受到了同学的排斥,时常会和班级里一些他看不惯的人发生冲突。终于有一次,当班里的班级日记传递到他的手中时,他怒不可遏地撕毁了日记本点评:A撕掉班级日记明显地是一种攻击行为,他为什么要拿班级日记撒气,为何针对全班同学,把事情弄得这么严重?有这个必要吗?A的行为的确不易被人理解,怎样看待其行为,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撕毁班级Et记是A入学以来累积的抑郁、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的一次总爆发。尽管是A的自卑和不安全感使得他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但对A来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给他带来一种被孤立、被隔离、被抛弃的感受。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对周围同学的愤怒一直在累积着,通过班级Et记这个“中介”,A的这些负性情绪引发了出来,直接指向了外界,笔记本成为一个发泄的出口。我们还看到:A需要通过优秀的成绩来抵御自己的自卑感,对抗新环境中同学们的“敌意”。因此,他对任何可能会影响学习的因素都如临大敌。写班级日记会影响学习,何况因为他从不参加班级活动,自然就没有可写的。这样一来,请他写班级日记他“解读”为敌意,是在影响其学习并使其难堪不已。在如此思维逻辑的推导之下,出现撕毁班级Et记这一不可思议、不合常理的行为,似乎就可以被我们所理解了。
        B是一个与A有类似背景情况的同学,与A不同的是,虽然B也是一个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人,没有很多朋友,但8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并不紧张,大家相安无事。说起B来,同学们众口一词:那是一个老实本分、不招惹是非的人,从没见他与人红过脸。然而,看似安稳随和的8也有自己的苦恼。从进入大学不久,他就感觉身体不好,不是头晕就是胸闷,动不动就去看医生,8成了医院里的常客。但是,多次医学检查并没有查出B生了什么病。没有发现他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但身体时常不舒服是真实的,吃些药感觉好些,于是他成了宿舍里有名的“药罐子”。B同样具有较严重的自卑感,他对自己生活学习环境中的许多事件也积累有大量的负性情绪的感受。但B与A不同的是将负性情绪指向了他自己。以上两例均为新环境的适应问题,每个大学里的新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安全感,战胜自己的自卑感而获得尊重,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大学时代既是人生发展所必经的阶段,也是个人认识自己,获取能力的重要时机,我们应当及早认识和顺利把握才好。积极暗示谁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多的压力和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会让人猝不及防地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严重时,可能使人觉得很无助,误以为自己无法应对和改变目前的状况,沮丧、伤心、愤怒、彷徨,甚至想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希望这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噩梦。一切待改变,而最先发生的改变,或者说最有意义的改变应该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头脑中的风暴是什么“风向”,能不能多给自己一点下面的暗示,对于改变情绪至关重要。 
  1事情已经到此为止,人们需对头脑中的胡思乱想“叫停”,否则负性情绪就会随着内心的联想不断恶化下去。
 2意识到情绪不佳,你敢于正视、接受它吗?有能力承受会较快地“消化”掉,让自己释怀。反之,持否认、拒绝态度的人,将承受更长久的不快。 
3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选择适当的办法倾诉自己的感觉,给不良情绪一个“发泄口”。同时,这也是一个通过陈述越来越清晰地认识问题的过程。
 4分析、研究所发生的事情,寻找下一步行动的策略,怎样可行?什么才是理性的选择? 所谓理性的决策一定是在不良情绪消退后,而不是一时盲动。别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过不去”,这是一句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话,也是一句使用频率颇高的话。别跟自己过不去,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跟自己过不去,往往表现为心态和行为的异常。心态异常通常反应在情绪上,比如消沉、颓丧、抑郁、愤怒、哀伤、悲痛、躁动、空虚、忧虑、孤独、恐惧、忧愁、烦恼;行为异常则表现为难以自持,訾骂呵斥、酗酒不止,步履蹒跚以至严重到自毁、自戕,以非正常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跟自己过不去,究其原因不外是事业受挫、婚恋不顺、子女不孝、经济拮据、遭人诽谤、受人歧视、朋友背叛、灾害侵凌、亲属谢世等等,其中除了亲属谢世、灾害侵凌等自然规律难以掌握之外,多数原因乃是欲望的未能满足,目标之未能达到。先贤云:“饥寒愁怨、饮食男女,常情隐曲之感,则名之日人欲。”而细加考查,人欲又绝不止于食欲、睡欲、色欲三类。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饶,诱发人之欲望的因素多得难以计数,耳濡目染、所见所闻,随时都有可能使人产生某种欲望。而当因种种条件之限制,欲望难以实现之时,有些人便产生心理失衡,跟自己过不去,于是,某种或某几种情绪乃至行为便接踵而至。跟自己过不去,实际上乃是人格之缺陷,人生之误区,上自圣贤,下至庶民,几乎人皆有之,这不值得大惊小怪,却也不可等闲视之。轻者,或唉声叹气,或愤世嫉俗,或一蹶不振;重者,或消沉厌世,或铤而走险,或自虐自毁。而轻者则往往会衍化为重者,这么说,无论轻者、重者,都马虎不得,都需要重视。话既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别跟自己过不去呢? 
       1要注重持身涉世之人格修养。诚如古人所言:“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要激烈。”这样,便可做到“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犹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此种人格之修养,需下真工夫,来不得半点假,境界之高,并非人人都能达到,但却不能因其高而避让、而放弃,理应不懈地追求。倘若我们真有此境界,或接近此境界,那么,跟自己过不去的事则会减少许多。 
      2要客观地估价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凡事不可抱有奢望。奢望,源于私心,而私心之恶,前人已多有论述,明代洪应明便说过:“人只一念贪私,便削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得一世。”私为万恶之源,一个私字搅得人心神不宁,杂念丛生。心理健康十要 1注意同志间的友情。
       哲学家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与朋友在一起,使人欢乐快活,无拘无束无戒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同志、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贵重,更美好。 2善恶分明。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能做的要积极参与,不能做的要尽力支持;而面对邪恶,则要挺起胸膛,敢于正视和斗争。3相信人的善良本质。不要总是从坏处推测别人,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人。 4说真话、办实事。说真话、办实事会使人心里踏实而轻松愉快;而弄虚作假会失信于人,影响关系,妨碍健康。 5慎“独”。单独一人时做错事,往往要比在公开场合做错事所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所以,独自一人时行为要慎重,不要行为不端。 6莫嫉妒。嫉妒很容易使你疏远周围的人,心理上失去平衡。实际上,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自己去努力争取。 7少发脾气。常发脾气不仅会使矛盾激化,影响人际关系,也会因情绪不稳而对自己的健康贻害无穷。 8莫论人非。闲论人非,轻者朋友、同事翻脸,重则闹出人命,对人、对己都会增添无谓的痛苦。 9敞开心扉。开诚布公、以诚相见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轻松愉快地生活。 10远近兼顾。想问题办事情,切不可只顾了眼前误了长远,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人,收拾残局时心理压力更大。活着快乐为先世上没有什么比快乐更可贵的了。有人一切都不缺乏,但是他活得并不快乐;而有的人虽然什么都不比别人好,但是他感受到了快乐。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寻找快乐,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感受和寻找快乐呢?以下建议不敢说是“指点迷津”,但肯定是行之有效的。 1要平实,对别人不要期望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冀儿女成龙成风,向亲友所求时希望能得到帮助,一切皆遂愿,心想事成。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不能之时,何必强求别人一定要完美呢? 2要宽容,对别人不要过分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难道我们“眼里不揉沙子”,就能换得快乐吗?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为说错一句话而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要知道,我们若能适时地表现自己的善意,体现自己宽大的胸怀,关怀和体贴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我们就与快乐不远了。3要坦荡,对过错不要过分自责。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严于自律得近乎吹毛求疵。常为自己小小的过失而自责不已,结果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只有能够正确认识、把握自己的人,理解、接受自己的人,内心才会有长久的快乐。因失败而磨炼意志,因失误而变得聪明,我们坦然地生活,快乐便会如期而至。 4要客观,对功名不要过分贪求。当人们尚与功名无缘时,容易相形见绌,悲观失望,这无疑是自寻烦恼。我们对人生旅途的坎坷和曲折,应该有足够的准备,不要指望所有希望都能变为现实。是否获得功名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是否做出过努力。成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站,我们的快乐并非只在到站的“那一刻”。若能以淡泊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奢华和诱惑,心灵就会宁静许多。5要开朗,对烦恼不要过分看重。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烦恼就如同自身的影子一样相伴左右。有的人一生都不快乐,总感觉烦恼挥之不去。而只有接受烦恼的存在,不逃避现实,减少无谓的烦恼,并及时把烦恼抛给昨天,才是拥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它们生存的智慧所在。 6要坚忍,面对厄运不低头。坚忍不是逆来顺受,它是意志的磨炼,是爆发力的积蓄。坚忍,是构成生命结构的重要基石,有时坚忍甚至是一份美好的无奈。坚忍的人,能从容地经受生命旅程的风风雨雨,永远含着微笑。而有的人心灵很脆弱,经不起打击,创伤之后一蹶不振。学着体会一下坚忍吧!坚忍中的快乐别有一番滋味。 7生活告诉我们:快乐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数,而是一个可变的量;快乐的获得,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感觉它,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它,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和挖掘它。愿你的生活中快乐为先,与快乐长相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