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人际共鸣两个准则
(2011-11-30 00:32:27)
不论做任何事,人常会受感觉左右,交友亦是如此,感觉对了,你我便成莫逆之交,感觉不对,便相看两相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观点、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地位和经历等方面的相似性,易于强化人际间的吸引。这种相似,近似于物理现象中的“固有频率”,只有具有相等的“固有频率”的物体才能引起“共鸣”。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共鸣”,是与人接近的前提要件。要实现与他人的“共鸣”,达到接近的目的,首先需要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他人~8~第二章 成功交际从这里开始 的“固有频率”相一致,亦即寻找“共鸣点”。那么,怎样寻找这种“共鸣感”呢?首先,寻找某一方面的相似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苛求他人与自己的“理想交往对象”
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而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固有频率”,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固有频率”,以便与自己形成共鸣。比如,某人的脾气与我们不同,但在志向和价值观念上却与我们相近,这时就要“求同存异”,忽略不同之处,尽量找出两个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如此,双方才有可能感到有吸引力,产生接近和交往的愿望。其次,增加自己的“透明度”。这里所说的
“透明度”,指的是人的真实状况的“暴露”程度。你要与人接近,总得首先让人家了解你。试想,一个你不了解的人,你愿意和他来往吗?向交往对象“暴露”真实状况的程度,直接反映了这个人对交往对象的信任程度。如果彼此之间无法相互信任,其“暴露”程度就会相应降低。如果相信对方,人们就会无话不讲,有话必说。你如果一方面想接近对方,一方面又把自己~9~ 50个轻松拓展人际关系的心理法则
“封闭”得滴水不漏,对方就会感到你对他的不信任,在与你相处时,自然也有所保留。因此,在与人接近的过程中,主动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对方介绍自己的身世、经历、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情况,可使对方感到你的坦诚待人,对他信任,以实际行动缩短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使他较全面地了解你,并开始接受你。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