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解读自我中心的人

(2011-11-15 23:42:32)
标签:

太原

爱的艺术

行为模式

尊重

中心意识

杂谈

 凡事以满足自己的意愿为目的,只强调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这就是过于自我中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自我中心的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与同伴相处时,常常会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地讲个痛快;常常过高地估计了彼此间的亲密度,说一些出格的话;不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只愿意受到别人照顾,不愿意照顾别人,否则就会感到委屈。这些都是自我中心的典型表现。成年人的身上往往都会带着儿时的印迹。如果小时候是受父母溺爱的孩子,获得了太多的关爱,却没有付出什么,就容易在别人的过分呵护下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并带着这种模式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生活之中。
      一方面,他渴望融入人群,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另一方面,以前形成的行为习惯又会让他走向惟我独尊的行为模式,难以容忍平等的争论,不会尊重别人,不了解与人交往的规则。最后的结果是,主观上他们希望与别人交好,客观上却往往因为不恰当的处事方式被别人所拒斥。西班牙作家赛万斯这样说过:“自我中心者总是站在高处俯视一切。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矮子,必须仰视他。”可以这样说,自我中心导致了“排他”,而排他,又最终会导致自我的孤立。
       可以说,自我中心的人整天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逐渐克服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呢?要学会多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强求别人。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想想别人的立场,这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尊重别人。与他人双赢 人与人之间能够维持良好关系的前提是:彼此都能够在这种交往中得到回报。只想着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不可能受到尊重的。主动地付出爱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说障碍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遵循着‘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意为:爱别人,所以被爱。这是因为,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当你关心、爱护、尊重、帮助别人时,心灵的反射效应会使你得到爱的回报,使你体验到同样的关心、爱护、尊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自我中心者往往有超强的个人欲望,经常把自己的利益凌架于别人的利益之上,从而遭到别人的反对。所以要学会把自我利益的要求设置得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把关爱分一些给他人,把公益心留一些给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