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形成(认识的心理发生)
(2011-11-13 23:22:45)
标签:
皮亚杰
平衡状态
认识
建构主义
格局
杂谈
|
|
皮亚杰从心理的发生发展来解释认识的获得,他强调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也就是说,认识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外源的,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联系起来的理论来加以说明。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要依赖于中介物来实现双重建构,这种中介物最初是活动,然后是知觉,通过这些中介作用,个体发生从感知动作到概念化思维的转换。
在用心理学术语描述认识时,皮亚杰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用格局(Schema)、同化、调节和平衡等概念来说明认识的机制。所谓格局,一般译为图式,指动态的可变结构。格局可以说是认识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个体正是借助于原来具有的格局,才能对外在刺激作出反应。而同化就好像消化系统一样,将这个刺激吸收到格局中来。同化不能使格局改变或创新,只有自我调节才能起这种作用。调节一般译为顺应,指个体受到刺激或环境的作用而引起和促进原有格局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皮亚杰把适应看作智力的本质,适应包括同化和调节两种作用de和机能。所谓适应,是指同化和调节这两种活动达到相对平衡。平心理学名著26种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机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就过渡到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这样认识结构就得以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环境。皮亚杰理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思维的发展过程,并引进了一些逻辑学和数学的术语。皮亚杰用运演(operation)这一术语来说明儿童的活动类型。运演是一种认识活动,它能协调各种活动成为一个整体运演系统。
运演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内化了的动作;(2)它是可逆的,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进行,也可以朝着相反方向进行;(3)它是守恒的,一个运演的变换经常使整个体系中的某些因素保持不变。这种不变性称为守恒;(4)它不是孤立的,能协调成为整个运演系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