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自我和谐?

(2011-09-26 00:37:08)
标签:

育儿

外部

发展心理学

自我概念

他人

杂谈

    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心理现象。根据罗杰斯的理论,自我不和谐状态往往产生于“理想的我”与“真实的我”的冲突。任何一个体像形成的过程,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容貌和形体是客观存在的,很少能给予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一些基本生理素质条件,如高矮、胖瘦、皮肤的黑白等。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幻想自己容貌的改变,幻想自己的容貌符合或接近社会自审美评价的标准,这种冲突反映了人们期望将“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进行神奇般我意的统一的愿望。

      象与外部体像是关于他人概念形成的基础,其作用在于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和身体动作表网络达的非语言交流的转译。Velde提出外部体像(1985),他认为外部体像是对他人身体依外表和身体语言的认知。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首先是借助理解他人体像而了解自赖己体像的。实验表明,初生的婴儿在不同的图形中,对人的面部注视的时间最多,说明婴儿对周围的人具有了相当的知觉。婴儿对人的面部的注视,偏好于眼睛、鼻子与嘴等动态部分。如果将人的面孔歪曲,或改变五官的位置,婴儿则清楚地选择正常的面孔,而对异常的面孔不予理会。母亲是婴儿外部体像形成的根据,对母亲身体特征的心理图像是婴儿最初的外部体像。外部体像的建立,对于理解他人、参与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评价都有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