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压抑

(2011-08-11 01:06:09)
标签:

太原

压抑

潜意识

心理咨询师

心理疾病

杂谈

   压抑作用是一个人受到挫折之后,用意志的力量压抑住其愤怒,焦虑或不满的心理情绪。或者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经验等,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之中,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避免痛苦。所以,压抑作用又称为动机性遗忘。分析学派的观点,压抑作用是由不愉快的或痛苦的经验所产生的焦虑引起的。凡是与社会相抵触的内心动机,如任其发展下去,由于为社会所不容,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因此而产生焦虑和痛苦。
       因此,每当这类冲动萌发时,个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将其压抑,以便保持心境的安宁。但是,受到压抑的意识活动进入潜意识后,并非从此偃旗息鼓,而是形成各种“情结”,一有机会,便会乘机闯入意识领域,如从做梦、失言、笔误中反映出来。压抑虽然暂时减轻焦虑和安全感,但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分扰,久而久之,就可能使人变得性情暴躁或孤僻沉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例如,有个女孩子,白天很正常,在傍晚时却常常惊叫,接着在地上打滚,大吵大闹,有时还做些怪动作,发作时间可持续一二个小时,日日如此,连续了几个月。
        看病时问其原因,回答:“不知道”、 “忘记了”。催眠后,患者谈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她父亲对她非常疼爱,又管束很严,不让其随便外出或与男朋友交往。第一次发病那晚,因要与一个男友约会,而父亲一直坐在门口看报,寸步不离,使她无法赴约。她一方面惧怕父亲,不敢说明,另一方面又提心男友会一直等她,心理非常着急,于是忽然发作起来,大叫、大闹、打滚、四处乱跑。此后,每到傍晚,就不知不觉焦虑起来,事后发作,但对导致发作的原因却“忘记”了。由此可见,这个病人把当时那能苦不愉快的事情,无意识地但又是“有目的”地忘却了(即压抑作用),以避免心理上蒙受痛苦。但那件事所引起的焦臣不安感到无只里仍然存在,并可能以异常的行为表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