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女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011-08-07 00:24:46)
标签:

皮亚杰

心理发展

教育条件

个体心理

连续性

杂谈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即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男女的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地产生量变的基础上出现质变,而使得某个阶段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点。而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它又蕴涵着下一阶段发展的萌芽,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之间是不会断裂的,同时也不可逾越。前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是后一个阶段心理发展的必然前提,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是前一个阶段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语言发展为例,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婴儿大约都在几个月时开始咿呀学语,在1岁左右开始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之后逐渐能说出双词句,发展速度呈现加速趋势,在2—3岁时儿童学会了说出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然后逐渐开始发展句法。可以看出,语言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既表现出阶段性又表现出连续性。又如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十一二岁)和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十五六岁)。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质的差别,并且阶段间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固定次序经历着四个阶段。可以看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二)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心理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和系统性,它并不随时代和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心理发展会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而改变,表现出一定范围和幅度上的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心理仍按着一定的顺序和系统进行发展。心理发展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心理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会表现出一定的差距性。一般来说,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起到推进作用。(
      三)心理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共同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点,是在相应的年龄阶段由个体发展特点中抽象、概括出的带有规律性的共同特点。无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还是意志过程等,每个年龄段的个体,都会表现出大致相似的心理发展特点,表现出心理发展的共同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在同一年龄阶段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心理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我国古代就有“甘罗早,子牙迟”的典故,说明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在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也存在着性别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