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本主义的人格自我理论

(2011-08-05 10:12:40)
标签:

美国

人格

整体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我实现

杂谈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整体论的原则贯彻到人格的研究中,以整体论的观点解释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在人格研究领域开创了整体论的传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个人努力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潜能,超越现实的自我,以便变得更加完整。主张人格具有基本的内核或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人格的各种特征和品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一个特征的作用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其它特征结合成个体人格独有的特色。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人是趋向自主、摆脱外力的,自我是对自己的潜力、价值表现的全部知觉,包括“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能干什么”的意识,人格是自我和经验的统一。人可以独创性地适应环境,以最大限度和谐的与他人相处,并实现自己的潜力。人本主义学者强调了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但他们过分夸大了人的需要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