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快乐还给童年

(2011-07-31 00:44:56)
标签:

灵长类动物

浮躁心态

群体生活

和风细雨

大脑发育

杂谈

家庭超前教育是时下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用心良苦:1岁教认字,两岁背唐诗,3岁学外语,4岁练钢琴,5岁学电脑形形色色的学前技能培训充斥着幼儿的日程表,孩子心仪的动物园、电影院、儿童乐园无暇光顾了,同龄人彼此之间的玩耍、接触少了。这种无视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一厢情愿地实施“超前智力开发”的做法并不可取,只会过早地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只会扭曲心灵、压抑童真、扰乱孩子身心有序健康地发展。 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智商、情商与幼年期的玩耍量呈同步增长。

       据此,专家认为,给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宽松活泼的生活环境,无疑将产生积极的远期效应。尤其是相对没有羁束的游戏和玩耍,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大脑发育,锻造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和顽强的群体生活能力,大大降低成年期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所以,专家们断言:任意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度的超前教育无异于给孩子带上了心灵的镣铐,害处多多,得不偿失! 诚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们的危机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没有必要把这种竞争过分地提前到学龄前阶段,孩子毕竟还小,其成长、成才更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惟有根据其身心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和风细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全面培养、一步一个脚印,才不乏“后劲”,才有潜能,才能“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现实中此类教训不少。 常言道“童心不可悔”,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奉劝大人们在“家庭超前教育”这个问题上,摒弃浮躁心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把一个快乐无羁的童年还给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