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防线种种  太原圆成心理

(2011-07-27 00:55:02)
标签: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

防御机制

甜柠檬心理

上海三联书店

杂谈

     咨询中会遇到很多求助者,其实每一个求助者或多或少的在咨询中表现出一些心理防御,这让心理咨询师们很怵头,在咨询中也会用大量的咨询时间去巧妙的应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各异的防御心理。现把这些常见心理防御机制总结如下:

   1.“自恋”型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恋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三种基本形式,它是通过否定或歪曲现实真相来保护自己的心理策略。但是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自我保护方式,因为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是凭主观认识就可以颠倒黑白的。(1)否定:如果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或痛苦的事,完全否定或者彻底忘掉,就当它根本没有发生过。比如有的人失去了亲人,在悲痛之余他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他还活着。”个体通过否定现实来减轻痛苦。(2)歪曲:它是把外界的事实加以曲解,以符合内心的需要。比如,小孩子吹嘘谁的爸爸本领大,有的说爸爸是科长,有的说爸爸是处长,有个小孩说他爸爸是部长,其实他爸爸是小卖部的营业员。(3)外射:是一种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外界事实的心理活动。比如自己小气,就认为别人都很吝啬;自己自负,就认为别人都盛气凌人;自己有坏心,就老担心别人要害自己。把恶的想法都投射到外界去,好像自己很善很好了。这样就达到自我心理保护的目的,其实是在掩耳盗铃。
     2.“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也有三种基本类型。它通过一些幼稚的、不成熟的方式逃避痛苦,进行自我保护。
(1)内射: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内心变成是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而这种吸收常常是不加选择的。比如,明星崇拜,通过对明星的崇拜和对其某些特质的简单模仿,好像自己也有相似的特质,也分享了明星的荣耀。其实,这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2)退行: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会放弃已学到的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行为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对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愿望。比如有的人在遭遇失败打击后,会做出小孩子似的反应,痛哭不止,蜷缩成一团,希望别人安慰关怀帮助自己振作,而无法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恢复精神。
(3)幻想:在幻想世界里满足自己在现实世界所不能实现的东西。最常见的是“白日梦”现象。当事人不通过其切实的努力实现理想,而是仅仅靠做“白日梦”以幻想机制获得暂时的虚假满足感。
     3.“神经症”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神经症”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分六种类型,它往往和不佳的人格状况有关。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过多地使用这些心理保护方式,久而久之,不但会心理问题不断,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神经官能症。
      (1)潜抑:把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和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中。比如有些讨厌学习的人,会老是忘记做作业或遗漏作业(但与此同时电视节目是不会搞错时间或漏看的)。他也并不是有意的,只是厌学的心理会让人“忘却”不愿意接触的事物。
      (2)转移:把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些原因(如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达时,有时会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上。通常,其转移的对象,往往与原来对象有相似性或带有替代的性质。比如,婴儿在感到焦虑、饥渴时会要求哺乳,叼着奶头让他感到安全放松;长成小孩子时,紧张时吃不到奶了,有的孩子会通过吮吸手指或啃手指来获得替代性满足;再大一些,吃咬手指不雅观、与年龄不符了,紧张时就咬铅笔头;到成人就通过抽烟或嚼口香糖作替代。
    (3)隔离:把部分事实从意识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生活中许多含蓄委婉的说法都是隔离作用的表现。比如把“上厕所”说成“到一号去”(古人有“更衣”之说);把“我爱你”说成“Iloveyou”。
     (4)反向:当头脑中有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冲动时,有的人会“矫枉过正”,走向反面,过分地排斥那些东西。比如,如果一个人对于性的内容表现得过分敏感和抵制的话,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反而可能对性存在着某些问题。
     (5)补偿: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满意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自己的不适之感。比如,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会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穿着打扮上,希望通过外表的改善来改善自己在班级中的形象,以维持其人际吸引力。
     (6)合理化:为了自己心理上的需要,从许多理由中选择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加以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精神痛苦。比如在心理学上经常提到的“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不愿意提自己得不到葡萄的事实;还有所谓的“甜柠檬心理”,自己得到的都说是好的,连柠檬都好像是甜的。想出国的人就说外国是如何如何好,想出国又出不了的就说外国是如何如何不好,这正是“甜柠檬心理”和“酸葡萄心理”的例子。
      4.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以下四种心理防御机制被认为是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抑制、控制,想办法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尽管你很想看电视,但想想学习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压抑住玩心,先把功课做完再说。需要注意的是,压抑作用有时也不能过分使用或作为唯一的方法,因为使用过度会造成过分严肃、谨慎、呆板的强迫型性格。
    (2)升华:把原有的无法实现的冲动和欲望引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具有创造性、建设性,对社会和本人有利。比如,歌德失恋后并没有意志消沉或寻衅报复,而是将感情升华,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一名著。这既帮助歌德摆脱了感情危机,又为社会留下了一份精神财富。
   (3)利他:采取一种行动,不但能直接满足自己本来所需的欲望与冲动,同时其表现的行为还可以帮助别人,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的允许和称赞。比如有一个人,他小时候玩火,但这种与火打交道的爱好后来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得到了满足。他长大后选择了当消防员这一职业,于是他可以常常与火打交道了,而且是一种正常而利他的行为。
   (4)幽默:这不用多解释。利用幽默可以化险为夷,化尴尬为坦然,化被动为主动。幽默感强的人,乐观豁达,“百毒不侵”,别人难以伤害他。在生活中难得糊涂和自嘲就是常用的幽默方式。(摘自《关于成长———青春心灵自助手册》,叶斌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虽然这些防御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平衡自己的心态,摆脱不良情绪,但是,对于那些不够好的、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我们仍然需要注意改善,争取养成以成熟的、合理的防御方式来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境。请回想你自己的行为表达方式,你觉得你经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了解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