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上的“乔哈里窗”

(2011-07-09 00:02:08)
标签:

哈里

人际交往

层次

开放层

盲点

杂谈

      心理学上的“乔哈里窗”,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中呈现的自我分四个层次:1.开放层次。人际交往中,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自我的行为和动机,是自我的开放层次。2.盲点层次。人际交往中,别人知道、自己却不知道的自我部分,是自我的盲点层次。3.隐藏层次。人际交往中,自己知道、别人还不知道的自我的行为和动机,是自我的隐藏层次。4.未知层次。人际交往中,自己和别人都还不知道的自我部分,是自我的未知层次。在每一段人际交往中,这四个层次占据的不同位置,显示了这段人际关系的自我开放度。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其实只有两个层次:开放层次和隐藏层次。个体有意识、有选择地决定哪些让别人知道,哪些不让别人知道。如果我们更多地表露自我,隐藏层次就会缩小,开放层次就会增大。在同我们交往的对象的意识中,也只有两个层次:开放层次和盲点层次。他们可以选择是否告诉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如果他们更多地同我们交流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反馈),那么盲点层次自然缩小,开放层次自然扩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