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孩子更好的飞翔吧。。。

(2011-06-21 00:34:12)
标签:

转载

今天坐公交车。在车上听到两对孩子的家长谈论各自小孩的教育问题。细细听来,不经大吃一惊。他们 的孩子一个是开学小学五年级。一个是开学小学六年级。正是花骨朵的时代,童真,快乐,享受童年的时代。可是听到他们的父母却是相互诉苦。一个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就要写到晚上10点,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课和提高班,还要学习特长。参加比赛。甚至还要报名一对一的辅导,可想而知,才10来岁的孩子,他们的“书包”有多么重。想起我的小学生活。每天3点40放学。旁边就是一个小体育馆。放学后相约要好的朋友去溜一个小时的旱冰。然后再相跟回家,每天的家庭作业基本一个小时搞定。写完作业之后还能看会大风车或者是“奔奔”.没有补习班。没有恶性循环竞争。没有为特长发愁。不用考虑那么多。书包很轻。却很快乐。

 

其中一个家长说。她去看了下一外二外的小升初。据说。每个学校的报名孩子就有5.6000,但是一个学校才招收120名。这都是将近百分之一的录取率阿。。。一个小学升初中就这么大的竞争压力。那么以后的路呢?想想都可怕。现在的小孩子真的是太辛苦了。周一到周五要在学校学习。周末还要在外面上课。那么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又能有多少呢?好多家长看见孩子这么辛苦也很心疼。可是。同班的同学都这样。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唉。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还是填鸭式教育的苦果。

 

又想起不久前刚刚过去的高考。话说高考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一个分界点。虽然是考学生。但是。看看在考场外焦急等待的父亲母亲。高考何尝不也是考父母的“一场考试”呢、在炎炎夏日。父亲母亲顶着骄阳。在考场外苦苦等待。只为自己寒窗苦读12载的孩子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以后的人生路更加平坦而辛苦的等待着。


  想想自己马上也要步入这样的怪圈。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名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课外班兴趣班。填满他整个周末甚至假期。想想就可怕。这样的童年,回忆起来,也许都是课本和考试卷满天飞的场面吧?真希望如果可以,能还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该享受就享受。该玩就玩。而不是被课本和辅导填满。更多的是去关心他的成长 包括心理和身体。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最良好的教育。我想。成人。远远比成材重要吧。孩子想学。远远比让孩子学。重要的很多。。。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真正的想要去学习呢? 


  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天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兴趣。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要积极的回答孩子的问题。不抹杀孩子的好奇心。但是是不是每次都能做到不厌其烦呢?尤其在情绪特别差的时候。会不会向无辜的孩子发火呢。这样会让孩子的心理感觉到莫名的恐惧。以至于孩子再也不敢问一些好奇的问题。如此。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影响是极大的。所以说,快乐的家庭氛围。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一个必要的客观条件。千万不要随意对孩子发泄情绪。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耐心的解答。或者和他共同到书中去探讨。当孩子从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的时候。一定会觉得特别有趣。从而他的兴趣也会慢慢的转移到读书中来。爱读书的孩子大多数是成绩优异的。引导孩子慢慢自主阅读。让他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不论哪类。只要喜欢。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其次。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1.千万别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如果经常比较。自己的还不如这 不如那。孩子的内心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别人。真的不好、严重的会影响他对自己的肯定和判断力。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
   2.不要过分的重视学习成绩。其实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家长的关怀和理解。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根据原因解决孩子成绩的问题。我想比单纯的责备他 会更有效吧。

 

第三。兴趣是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卷调查显示 成绩坏的孩子回家之后。受训者占85%.拿大人来说吧。如果受到训斥,那么一点会对受训斥的原因产生排斥。继而就不会对它感兴趣了,那么孩子更是如此。经常训斥孩子成绩不好。那么孩子就本能的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反感。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了。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希望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不是你的发泄品
2.淡化分数。
3.学会鼓励和表扬孩子。

 

面对孩子产生的问题毛病。切不可对其乱发脾气。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吧,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