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C)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迅速崛起的一个现代思潮下的短期咨询学派,由de
Shazer和Insoo
Berg夫妇及其同事在Mllwaukee短期家庭治疗中心,从真实的咨询情境中观察推演而发展出来的模式。这种咨询模式与传统咨询模式不同,把焦点放在问题不发生的状况,就像一个“阴阳太极鱼形图”,传统咨询关注黑的问题部分,而SFBC的做法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黑的部分就减少,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改变发生。此咨询模式将人视为一个系统,尽可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正向的一面,摒除负向的部分。
1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理念
Berg&Miller(1992)以及Walter&Peller(1992)指出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理念如下[1]:(1)来访者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和资源。(2)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持续不断地发生。(3)小的改变带动大的改变。小的成功经验会引发涟漪效应,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4)每个问题都有例外,问题的例外可以由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确认,这些例外可以用来建立解决方法。鼓励来访者做点不一样的尝试,强调采取行动而不是获得领悟或情绪抒发。(5)来访者是可以合作的。当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想法,而且依照来访者的想法与之互动,那么合作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6)来访者是他自己问题的专家,而咨询师是改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接受且在来访者的参照架构内,朝向来访者的目标,协助来访者发现他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法。
根据上述观点,表明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是一种非问题导向的咨询取向。并认为来访者来到咨询室并不是带着问题来寻求协助,而是已经带着解决方法,只是需要有表达的机会。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与过去咨询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因此对来访者的介入和处理也不相同[2]。
1.1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模式
(1)不强调诊断,着重于解决;(2)未来导向;(3)视咨询师为催化者、协助者、教导者;(4)建立力量(过去的成功经验);(5)解决问题所用的时间并不以问题复杂性而定;(6)以语言的重新建构来促使改变。
1.2 传统咨询模式
(1)强调诊断,着重在问题;(2)过去导向;(3)视咨询师为专家;(4)发展新行为;(5)解决问题所用的时间以问题的复杂性而定;(6)以重新获得新经验为典型改变的方法。
既往心理咨询的焦点集中在对病理因素的探讨,较少关注个案自身强度(esrtngth)或抗压能力的建构(Hofaday&Mcphearosn,1997)。Rutter(1987)指出“我们需要去了解为什么和如何使一个人能活得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还要了解是什么原因使个人放弃希望”。而Budmna和Gurman(1988)也一再强调,从挫败经验中找出解决方法仍是挫败经验,这些论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以病理为基础的咨询模式的盲点。因此,心理咨询的目的并不是消极地协助来访者“病症的消除”,建立健康的个人保护机制,提高自我效能,才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
本文来源: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