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是不是看谁都有病?

(2011-04-04 01:52:41)
标签:

马斯洛

心理咨询师

菲比

精神分析

影响力法则

杂谈

    美剧《老友记》里有一集,菲比找了个男朋友,是个心理咨询师。一开始,她的朋友们对这位心理咨询师都非常好奇,表示出了相当的友好。但当这位心理咨询师出于职业习惯,给菲比的朋友们做起精神分析,让她们痛哭流涕之后,她们就再也不愿意见到他了。

精神分析帮助我们接触到内心压抑的痛苦,并释放出来,这本来是件好事,为什么却变得让人讨厌了呢?

关于这一点,可以用《影响力》法则中的“关联法则”来解释。关联法则认为,当你和某样东西同时出现时,人们就会认为你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导致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的效果。《影响力法则》里举了一个新闻播报员的例子,这位播报员仅仅是播报了一条坏消息,他的观众支持率就骤跌。所以,菲比的心理咨询师男友其实也是受到了这个“关联法则”的影响。他的精神分析让人们体验到了痛苦,而痛苦又是人人都厌恶的,他又偏偏见证了这个痛苦,人们就连带着他一起讨厌了。

弗洛伊德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了不起的心理学理论。但他有一个问题是,他的研究对象都是精神病患者,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人心理中比较病态的那一面。

但他之后的心理学家,比如荣格、马斯洛、罗杰斯,都开始更多关注普通人的心理。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心理缺陷,只是不够完善而已。马斯洛还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的概念,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动机和潜能。

而那些在某个阶段表现出心理障碍的人,也许就像人类儿童期的感冒,每经历一次,免疫力就会增强一次。所以,心理咨询师不仅仅看问题,也看每个来访者身上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