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相当痛苦的情绪体验,人们会用多种策略应对所面临的焦虑。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
个体为了减轻焦虑,可以采用正常合理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否认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非理性方法。后一种方法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最先在他的《神静———精神病症》(1894)这篇论文中提出”,[4]后经人整理分类出八种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是把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2)升华。是把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3)替代。是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4)拒绝。拒绝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5)反应生成。人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6)理智化。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检查自己的意念。(7)投射。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8)移置。个体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转移对象。
沙利文认为,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具有防御机制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自我系统。自我系统好比一种过滤器,使人自动忽视和回避容易引起焦虑的经验,吸收和保存那些受赞许的。霍尼认为,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称之为神经症需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可能形成三种策略:自谦、夸张美化和放弃。
本文来源: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