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谈心理控制感

(2011-03-11 23:36:31)
标签:

少儿

太原

个体心理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太原心理咨询

太原圆成心理

杂谈

      心理控制源”[3]来自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 系的泛化性期待。Seligman将外在控制定义为结局不由个人努力所决定的一种普遍信念,内在控制则认为事情结局与个人努力相一致。大量研究证实,外在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外在控制性强的人更难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而一个内在控制性强的人,较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地投身社会活动、有灵活性、更有主见、幸福感更强。

  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心理控制感对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如果个体心理控制感倾向内控,即认为事情的结局是由自己控制的,自己付出的努力水平决定了事情的成功与否,个体的精神症状水平、负性情感水平就明显地低,正性情感要多。有外控倾向的个体则相反,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控倾向的个体,精神症状水平高,负性情感多,正性情感少。方差分析显示这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 01),而且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结果显示,心理控制感水平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调节变量。因此,在临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注意对个体心理控制感的研究和教育,强调对心理控制感的认识,提高治疗和教育的效果。

                 本文来源: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